|
摘要 把学习过程的重点从对事实的记忆转向对知识形成过程的理解,是关注学生发展,“还学于生”的重要举措,而富有吸引力的问题是通向理解之途。学习方式改善、学习能力提升、学习过程参与等都是理解的重要标志。设计“聚敛性、开放性、层进性、生成性、批判性”问题都是促进学生理解的有效途径。
|
|
关键词 :
学生,
理解,
问题设计,
聚敛性
|
|
[1] |
赵国华. 融合STEM理念优化基于学习共同体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美国杰森课堂STEM教育的启示[J]. 化学教学, 2020, 42(6): 43-. |
[2] |
缪徐.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寻求专业生长[J]. 化学教学, 2020, 42(5): 16-. |
[3] |
李俊红. 基于化学学科理解的 “换个角度看世界”教学设计[J]. 化学教学, 2020, 42(5): 46-. |
[4] |
胡先锦. 为理解而教:课堂的应然追求——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化学课堂[J]. 化学教学, 2020, 42(4): 33-. |
[5] |
殷菊香,李胜荣. 让学生通过设计活动掌握物质鉴别方法——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鉴别实验的教学探索[J]. 化学教学, 2020, 42(4): 51-. |
[6] |
肖中荣. 议析化学学科理解与提升教学能力[J]. 化学教学, 2020, 42(1): 8-. |
[7] |
王伟,王后雄,周建超.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师课程标准实施现状的调查研究[J]. 化学教学, 2019, 41(9): 16-. |
[8] |
凌一洲,徐昳,戴加成,任红艳. 渗透国际理解素养培育的化学史教育[J]. 化学教学, 2019, 41(9): 7-. |
[9] |
凌一洲,郁志珍,颜晓红,任泽中. 中小学生在化学实验中差异性表现的实证研究[J]. 化学教学, 2019, 41(7): 30-. |
[10] |
朱志江. 存在与突破:素养为本的知识理解及教学讨论——以“物质的量”为例[J]. 化学教学, 2019, 41(4): 38-. |
[11] |
杨大强,王国峥. 反思与建构:初中化学教师的实验技能与素养——2018年江苏省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技能大赛观摩感悟[J]. 化学教学, 2019, 41(4): 30-. |
[12] |
陆燕海. 化学动力学理论视角下实验教学心像的矫正——以几则高中化学实验的疑难探究与教学分析为例[J]. 化学教学, 2019, 41(4): 84-. |
[13] |
张旭东,孙重阳. 由峰至原:中学化学逆向教学设计的探讨与实践[J]. 化学教学, 2019, 41(3): 41-. |
[14] |
胡先锦. 学生立场:课堂重构的出发地和归宿点——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化学课堂[J]. 化学教学, 2019, 41(12): 3-. |
[15] |
王伟,王后雄. 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化学学科本质理解:意义与视角[J]. 化学教学, 2019, 41(11): 3-.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