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运用ISM法对高中人教版新旧必修化学教材的知识结构进行分析,通过提取知识要素、确定要素间的形成关系绘制形成关系图、建立邻接矩阵并计算可达矩阵。绘制知识要素的层级关系图,为教材的分析提供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从知识要素的选择、起始要素、最高要素、要素间的形成关系与教材编排体系四个方面比较新旧教材的异同,并对新课程下教师的教学提出建议。
|
|
关键词 :
高中化学教材,
ISM法,
比较研究
|
|
[1] |
邹国华,童文昭,杨梓生. 关注模型建构,发展模型认知——新旧必修教材(鲁科版)中模型的比较研究及启示[J]. 化学教学, 2021, 43(3): 24-. |
[2] |
符吉霞,沙莎,占小红. 新版高中化学教材栏目中“合作问题解决”设计的特征研究[J]. 化学教学, 2020, 42(9): 15-. |
[3] |
刘慧芳,张晨,沈甸.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课堂环境变化的研究——以上海市高中化学课堂为例[J]. 化学教学, 2020, 42(9): 28-. |
[4] |
王畅,杨季冬,王后雄.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在习题中的表现研究——以高中新教材必修第一册为例[J]. 化学教学, 2020, 42(10): 14-. |
[5] |
陆孟君,王世存,王红梅. 美国高中化学教材中跨学科内容分析——基于《化学:概念与应用》的教材分析[J]. 化学教学, 2019, 41(11): 26-. |
[6] |
王祖浩. 我国21世纪两版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比较研究[J]. 化学教学, 2018, 40(9): 3-. |
[7] |
梁弘文,谢桂芳,张贤金.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特点及教学启示[J]. 化学教学, 2018, 40(6): 32-. |
[8] |
郭应敏,陈坤. PISA科学素养视域下化学试题比较研究[J]. 化学教学, 2018, 40(4): 13-. |
[9] |
席云芳,罗 玛,王祖浩. 高中生化学变式问题解决能力的比较研究——以高中“有机化学”内容为例[J]. 化学教学, 2017, 39(6): 16-. |
[10] |
王春姣. 历年A-level 化学试题的发展研究[J]. 化学教学, 2016, 38(5): 91-. |
[11] |
汤小梅. 中美化学大学先修课程设置衔接功能比较研究[J]. 化学教学, 2016, 38(12): 11-. |
[12] |
柳秀峰. 科学教师的职前教育:中美可以互相学些什么[J]. 化学教学, 2014, 36(3): 3-. |
[13] |
张贤金,吴新建. “测定NaOH 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实验”的教材比较研究[J]. 化学教学, 2014, 36(2): 11-. |
[14] |
耿秀梅. 课堂教学中学生提问的可行性研究——以“金属钠的化学性质”教学为例[J]. 化学教学, 2013, 35(4): 47-. |
[15] |
孙黎颖. 英国《经典化学实验》教材的分析与启示[J]. 化学教学, 2013, 35(2): 78-.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