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杨玉琴. “教、学、评一体化”下的目标设计与达成——基于2017版课标附录案例的批判性思考[J]. 化学教学, 2020, 42(9): 3-. |
[2] |
吴微,邓峰,伍春雨,王西宇. 高一学生“氧化还原反应”观念结构的调查研究[J]. 化学教学, 2020, 42(5): 29-. |
[3] |
袁君亚. 次氯酸漂白作用实验的新设计[J]. 化学教学, 2020, 42(5): 65-. |
[4] |
温利权,刘松伟,陈瑞雪,孙文利. 对2019年北京高考化学试题第28题的评析和思考 [J]. 化学教学, 2020, 42(1): 94-. |
[5] |
郭涛. 巧设变式实验装置探究分子运动现象[J]. 化学教学, 2019, 41(9): 72-. |
[6] |
裴锐,张灵丽.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的一体化设计[J]. 化学教学, 2019, 41(6): 70-. |
[7] |
章小娥. 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装置的新设计[J]. 化学教学, 2019, 41(5): 69-. |
[8] |
胡杨,王后雄. “体验学习圈”在化学核心概念教学中的应用——以“氧化还原反应”为例[J]. 化学教学, 2019, 41(10): 43-. |
[9] |
叶永谦,张贤金,吴新建. 温控测定反应速率演示仪的设计与应用[J]. 化学教学, 2018, 40(5): 57-. |
[10] |
胡先锦. 指向科学心智模型的" 氧化还原反应# 教学[J]. 化学教学, 2018, 40(1): 39-. |
[11] |
吴俊明. 起点合理 规则明确 层次不乱 突出特点——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具体内容厘定之我见
[J]. 化学教学, 2017, 39(9): 3-. |
[12] |
王云生. 发挥课时教学目标的教学导向作用
[J]. 化学教学, 2017, 39(9): 9-. |
[13] |
张丙香 ,毕华林. 高中生氧化还原反应三重表征心智模型的测查研究
[J]. 化学教学, 2017, 39(9): 13-. |
[14] |
陆 军. 化学教学中引领学生模型认知的思考与探索[J]. 化学教学, 2017, 39(9): 19-. |
[15] |
张 军. 近因效应的认知影响及教学应用[J]. 化学教学, 2017, 39(9): 24-.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