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现代物理实验技术是物质结构研究的重要手段,理论与实验事实相互拟合与佐证是物质结构研究的基本范式,作用与能量是物质结构研究的核心话题,解释与预测是物质结构理论的功能旨向。 高中《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的教学要以这种本原性和结构化的认识为依托,用“技术—方法—创新”、“实验—数据—推理”、“微粒—作用—能量”和“结构—性能—应用”等观念统整教学,让学生充分认识和理解学科认知与推理方式,实现素养为本的课堂教学。
|
|
关键词 :
技术方法创新,
实验数据推理,
微粒作用能量,
结构性能应用,
物质结构与性质
|
|
[1] |
梁弘文,武衍杰. 对《物质结构与性质》教学中几个传统观点的辨析与释疑[J]. 化学教学, 2020, 42(11): 94-. |
[2] |
朱鹏飞. 增强现实(AR)技术促进高中生化学微观结构学习的研究[J]. 化学教学, 2019, 41(9): 34-. |
[3] |
冯桂明. 精选方法 突破难点——化学选修模块"物质结构与性质#教学策略[J]. 化学教学, 2018, 40(1): 43-. |
[4] |
张六安. 从高考新大纲看“物质结构与性质”选做题的备考策略[J]. 化学教学, 2017, 39(5): 89-. |
[5] |
华英利,占小红. 基于问题驱动的“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绪言课教学研究[J]. 化学教学, 2017, 39(01): 48-. |
[6] |
王素珍. 《物质结构与性质》和《有机化学基础》模块的教学时序对“有机物分子结构与性质”学习影响的研究[J]. 化学教学, 2014, 36(6): 16-. |
[7] |
彭英邦,陈迪妹. 高中化学微课程的设计与应用初探——以苏教版高中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为例[J]. 化学教学, 2014, 36(11): 29-.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