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
 首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期刊订阅  |  投稿指南  |  系统使用  |  联系我们 | English
 
 

在线办公系统

 
   作者投稿
   专家审稿
   编委审稿
   编辑办公
   主编办公
 

期刊在线阅读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下期目录
   过刊浏览
   文章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化学教学
 
2016年 38卷 5期
刊出日期:2016-05-03

目录
   
目录
3 陈 益,孙夕礼
从电子效应谈把握《有机化学基础》的学科内涵
阐述了诱导效应、共轭效应等电子效应的内涵、特点和一般规律。通过典型性和代表性例子,说明了电子效应在把握有机物分子的空间结构、诠释不同氢的反应活性、比较不同羰基的化学性质、解读有机反应的选择性等方面的应用。指出适时、适度、适当地引入电子效应,能帮助学生更准确和深入地理解《有机化学基础》的学科内涵以及“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这一化学最核心和最基础的学科思想。
2016 Vol. 38 (5): 3- [摘要] ( 170 ) [HTML 1KB] [PDF 0KB] ( 151 )
8 杨承印,雷敏
专家型化学教师课堂提问艺术分析
课堂提问是师生交互作用、设疑、释疑的动态发展过程,直接影响学生的认知发展,“课堂提问艺术”因此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以陕西省西安中学秦才玉老师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课堂教学为例,通过对其课堂提问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凸显其课堂教学艺术,形成借鉴。
2016 Vol. 38 (5): 8- [摘要] ( 137 ) [HTML 1KB] [PDF 0KB] ( 175 )
12 江合佩,肖巧玲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问题与思考
分析了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特点,讨论了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面临的3 个问题,对当前教学中应用电子白板产生的教学误区进行具体分析,并对今后在教学当中的应用提出具体对策。
2016 Vol. 38 (5): 12- [摘要] ( 148 ) [HTML 1KB] [PDF 0KB] ( 191 )
16 沈伟云
基于“慢”理念的初中科学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针对节奏快、容量大的快速教学现状,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要在科学课堂中实施慢教学,在学困生转化、探究能力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思维发展、知识生成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思考,取得显著成效,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2016 Vol. 38 (5): 16- [摘要] ( 110 ) [HTML 1KB] [PDF 0KB] ( 162 )
19 吴晓红,黑晓霞,姜正毅
人教版高中《化学1》实验教学安全隐患浅析及规避方法
实验是高中化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安全是实验教学的关键。从实验仪器、实验药品、实验条件控制和人为因素四个方面总结了《化学1》中实验存在的安全隐患,对其提出有针对性的规避方法,以期实验教学能够安全、顺利地进行。
2016 Vol. 38 (5): 19- [摘要] ( 123 ) [HTML 1KB] [PDF 0KB] ( 170 )
22 吴孙富1|秦丽2|张圣涛
例谈深度学习与深度教学的关系
通过对五个教学案例的深度教学与深度学习的探讨,阐明了教师的深度教学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学生的深度学习可以促进教师进行深度教学的辩证关系, 进一步指出了深度教学的核心问题是能够引起学生的深入思考和深入探究,深度学习的核心问题是学生进行了深入思考和深入探究,深入思考和深入探究的“趣味”性决定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性,同时还说明了深度教学与深度学习中应该注意的问题——防止超课标。
2016 Vol. 38 (5): 22- [摘要] ( 163 ) [HTML 1KB] [PDF 0KB] ( 178 )
27 吴俊明1,许颖如
挖掘,创新,更好地发挥化学课程的育人功能
——兼谈“纯碱工业”的育人教学
论述了化学的育人价值;分析了怎样才能充分挖掘、创新,更好地发挥化学课程的育人功能;以“纯碱工业”为例对具体的育人教学作了初步讨论。
2016 Vol. 38 (5): 27- [摘要] ( 150 ) [HTML 1KB] [PDF 0KB] ( 174 )
31 鲁向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设计与达成
——以 “爱护水资源”一课为例
以“爱护水资源”一课为例,阐述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相互交融,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以指向明确的问题引领,正向有效的学生活动和恰到好处的媒体辅助立体渗透、自然达成。
2016 Vol. 38 (5): 31- [摘要] ( 133 ) [HTML 1KB] [PDF 0KB] ( 173 )
35 闫云龙
基于互联网的化学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以鲁科版“认识晶体”教学为例
以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模块《物质结构与性质》教材中“认识晶体”教学为例,阐述了在互联网和大数据背景下的课堂教学的三个环节:基于学习任务单的课前自主与合作学习环节、基于云平台的教师云端协作备课环节和基于课堂交互系统的讨论互动环节。同时还阐明了互联网环境下课堂教学成效及在具体教学实践中的反思。
2016 Vol. 38 (5): 35- [摘要] ( 141 ) [HTML 1KB] [PDF 0KB] ( 172 )
38 王国峥
“有用”与“无用”的价值取向
——观摩2015 年江苏省初中化学“优质课”引发的思考
通过观摩2015 年江苏省初中化学“优质课”比赛,对“爱护水资源”及“水的净化”2 个课题的教学内容与化学要素进行了分析,并分别列举了精彩的比赛教学片段,对“有用”与“无用”的教学价值取向进行了深度思考。
2016 Vol. 38 (5): 38- [摘要] ( 172 ) [HTML 1KB] [PDF 0KB] ( 179 )
41 马会林,周瑾
例析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动态生成途径
实例分析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动态的生成途径,主要有捕捉意外,机智生成;大胆质疑,自主生成;巧借错误,迂回生成;反思变式,创造生成。教学中应善于捕捉“意外”,使其成为课堂精彩的生长点。
2016 Vol. 38 (5): 41- [摘要] ( 119 ) [HTML 1KB] [PDF 0KB] ( 183 )
45 刘玉荣,蒋楠
立足技术素养的教学设计
——以“硫酸的制备与性质”为例
技术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社会进步、个人生活还是职业发展都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技术素养。技术素养是使用、管理、评价和理解技术的能力。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技术素养是培养学生技术素养的重要途径。选取苏教版“硫酸的制备与性质”教学主题,从技术知识,技术能力与方法,技术思想、情感态度等方面制定教学目标,立足技术素养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以期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
2016 Vol. 38 (5): 45- [摘要] ( 140 ) [HTML 1KB] [PDF 0KB] ( 173 )
50 束长剑
基于科学发展历程的初三化学“燃烧的现象”教学设计
目前的课堂教学更多的依然是重知识而轻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学中知识生成的过程缺失,很多知识是不由分说强加给学生的。让学生回归知识的原点,重演科学发展的历程,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假设、查阅、批判、创新等获取知识的过程,必然有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2016 Vol. 38 (5): 50- [摘要] ( 128 ) [HTML 1KB] [PDF 0KB] ( 168 )
55 张礼聪,李婷婷,孔琴飞,潘小欧
在对比中学习——“乙烯”的教学实录
以“乙烯”的教学为例,说明采用对比教学法将看似零散但相近的知识点串联起来,有利于学生把握物质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变化,以达到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建立科学的思维方法及提升能力的目的。
2016 Vol. 38 (5): 55- [摘要] ( 91 ) [HTML 1KB] [PDF 0KB] ( 166 )
58 潘 虹,杜文敏,朱华英,刘怀乐
乙醇氧化反应实验的再认识
对高中化学教材上乙醇氧化反应实验进行了拓展研究,发现红热铜丝不仅能将乙醇氧化成乙醛,还能将乙醇一次性氧化成乙酸,甚至氧化成 CO2。介绍了乙醇、乙醛、乙酸混合体系中乙醛、乙酸以及反应中生成的微量水的检测方法,巧妙地利用胶头滴管检验反应中生成的 CO2。
2016 Vol. 38 (5): 58- [摘要] ( 149 ) [HTML 1KB] [PDF 0KB] ( 170 )
60 乔金锁,郭彦青
毛巾变硬变黄原因及“再生”的探究
探讨了洗脸毛巾用久了常出现发黄、变硬的原因。对旧毛巾的稀盐酸浸泡液定性检测的结果显示,旧毛巾上有铁、镁、钙盐的沉淀物;去掉旧毛巾上的沉淀物,毛巾即可“再生”。
2016 Vol. 38 (5): 60- [摘要] ( 140 ) [HTML 1KB] [PDF 0KB] ( 161 )
62 陈 浩
用色度传感器测定胆矾中的结晶水含量
胆矾结晶水含量的测定方法有很多种,最为常见的是重量法。本实验设计中,改变定量分析的思路,利用硫酸铜溶液的蓝色,通过色度传感器运用吸光光度法分析溶液的浓度,从而测出胆矾中结晶水含量。
2016 Vol. 38 (5): 62- [摘要] ( 143 ) [HTML 1KB] [PDF 0KB] ( 170 )
65 金怡
有关二氧化碳制备及性质的三个创新实验
围绕二氧化碳制备及性质设计了三组实验。“二氧化碳的产生”实验,利用一定高度的油层,延长了碳酸盐与酸反应时气泡存在的时间,使现象更明显、有趣。“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整合出在较短时间内、用较简单的操作验证二氧化碳多种性质的方法,可用于初中化学复习课教学。“二氧化碳的消失与再现”实验,从多角度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可用于酸、碱、盐的复习教学。
2016 Vol. 38 (5): 65- [摘要] ( 167 ) [HTML 1KB] [PDF 0KB] ( 159 )
68 关晓鹏,汪 青
便携式微量化电化学电池与电解实验的设计
基于对中学电化学相关实验的分析,结合相关文献研究,采纳了微量化学实验的诸多优势,设计出了便携式电化学电池与电解实验装置。从便携式电化学电池装置的组装与测试、电池的串联组装与测试 、电解装置的制作与测试三个方面,详述了便携式实验装置的制作过程。并从电化学电池、电解原理分析了实验装置的设计与制作原理。
2016 Vol. 38 (5): 68- [摘要] ( 155 ) [HTML 1KB] [PDF 0KB] ( 189 )
71 王发应,邓明非,李太锐
食用色拉油作萃取剂的实验设计
利用食用色拉油替代四氯化碳作萃取剂,改进了中学化学教材的萃取实验,介绍了实验用品、实验步骤、现象和结果。实践表明,食用色拉油完全可以替代四氯化碳作萃取剂,既可保证实验效果和降低实验成本,又能起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作用。
2016 Vol. 38 (5): 71- [摘要] ( 125 ) [HTML 1KB] [PDF 0KB] ( 161 )
73 余 瑾,刘 林,单 颖,张 芬
铝的氧化实验改进
针对上教版高中化学教材中“铝的长毛”演示实验存在的一些不足,进行了实验改进。改用新鲜剪下的铝丝及温度计,省去了打磨铝片的操作,且仅消耗1 滴汞盐溶液,实验中能明显观察到升温及“长毛”现象。改进后的实验演示效果好,操作简便,试剂用量少,重现性高。
2016 Vol. 38 (5): 73- [摘要] ( 143 ) [HTML 1KB] [PDF 0KB] ( 170 )
75 王荣桥
改进化学演示实验可视性的有效策略
化学课堂由于受条件所限,学生往往难以清晰观察到化学演示实验现象,为了改善和提高教学演示实验的效果,从实验装置、实验仪器、实验方案、实验形式等7 个方面作了探索和改进,阐述了增强演示实验可视性的有效策略。
2016 Vol. 38 (5): 75- [摘要] ( 122 ) [HTML 1KB] [PDF 0KB] ( 162 )
78 邵建
例析硝酸与金属反应的计算技巧
通过实例和相关变形处理,介绍了硝酸与金属反应的计算题教学,旨在帮助学生理清反应的原理,合理应用电子守恒、原子守恒、电荷守恒等守恒关系,掌握繁为简、化难为易、加快解题速度等计算技巧,由此培养及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2016 Vol. 38 (5): 78- [摘要] ( 156 ) [HTML 1KB] [PDF 0KB] ( 186 )
82 周昌林
用可视化图像表征突破框图推断题难点
从布鲁纳表征系统和发现学习等视角,系统研究了框图推断题的命题特点,结合一些例题,归纳出诸如关键物质特有的化学性质、连续反应以及两种物质双向转化等典型的物质相互转化的可视化图像表征。利用可视化图像表征,可以快速提取在框图中涉及的物质间相互转化的隐含线索,帮助解题者集中有效信息,明确推断思路,达成思维最优化,形成完善的解题策略,有效突破框图推断题难点。发挥框图推断可视化图像表征的教学功能,提升学生信息提取能力,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
2016 Vol. 38 (5): 82- [摘要] ( 139 ) [HTML 1KB] [PDF 0KB] ( 163 )
87 朱圣辉
思维建模在解决电化学问题中的应用
思维建模是对思维过程建立模型,从而使繁复的思维形态或方法外显并简约化的过程。高三化学专题复习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建模,通过诸如用“定物、定极、定流向”的思维模型分析电池工作原理,用“定物、设1、想环境、再守恒”的思维模型书写电极反应方程式等具体实例,让学生在获得解决有关问题的程序性知识的同时,增强建构思维模型的意识,并提高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2016 Vol. 38 (5): 87- [摘要] ( 171 ) [HTML 1KB] [PDF 0KB] ( 175 )
91 王春姣
历年A-level 化学试题的发展研究
A-Level 课程是英国的全民课程,A-Level 考试也是英国学生的大学入学考试,类似于我国的高考。本文结合对A-Level 化学考试评价目标、评价方案、考试内容的介绍,分析近五年A-Level 化学考试试题特点,以期为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化学教学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2016 Vol. 38 (5): 91- [摘要] ( 221 ) [HTML 1KB] [PDF 0KB] ( 185 )
95 吴朝辉
几例高考化学试题的商榷及思考
利用数学、化学知识剖析了三道高考化学试题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在通过引入其他学科知识解决化学问题时,化学结论要能够经得起其他学科的检验、命制综合性问题等措施来促进学科融合;考虑学科衔接时要有主次之分:主要概念和主干知识必须一致,次要概念可以有各自不同表述。
2016 Vol. 38 (5): 95- [摘要] ( 161 ) [HTML 1KB] [PDF 0KB] ( 182 )
化学教学
 

编辑部公告

 
· 《化学教学》入选最新2023年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 关于投稿系统使用中浏览器兼容问题的说明
· 《化学教学》开通微信啦!
· 欢迎订阅2025年《化学教学》
· 关于“加拿大化学课程资源介绍及启示”一文的通告
· 编辑部暑假期间工作安排
· 作者看校样操作说明
· 网上采编系统作者使用手册
                  更多 
 

下载中心

 
   投稿须知
   论文投稿模板
   版权转让协议
 

友 情 链 接

 
· 化学教学-中国知网
· 中国知网
· 化学教学-龙源期刊网
·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更多 
 
 

版权所有 © 2011《化学教学》编辑部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