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21年, 第43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21-02-10
  

  • 全选
    |
    目录
  • 耿淑玲
    化学教学. 2021, 43(2): 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20世纪后半叶起,由于科学哲学自身发展的需要,以及科学史、科学社会学发展的影响,科学哲学出现了“文化转向”。转向后的科学哲学对化学教育有如下启示:在观念层面上,将化学(科学)看作一种文化过程,化学教育是传承化学科学文化的过程-在实践层面上,课程目标定位为培养学生的化学科学文化素养,课程内容选择上开始重视化学科学的文化价值,在课程实施中展现变化之学的魅力,课程评价上着眼于学生精神文化素养的养成。

  • 张顺清
    化学教学. 2021, 43(2): 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课标分解主要是将上位的抽象物(课程标准中的内容要求)变成下位的具体物(教学目标),即教学目标的具体化过程。其主要依据是课标中的“内容要求、学业要求、学业质量水平、教学提示、学科核心素养”、教材、学情等方面。 分析探讨课标分解的价值要义、课标分解的历程要素、课标分解的实操策略,对制定清晰具体可观可测可评的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 王畅; 杨季冬; 王后雄
    化学教学. 2021, 43(2): 1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科学态度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从价值认知、兴趣态度、精神品质三个方面构建了科学态度的分析框架,探讨了科学态度在教材中的呈现方式类型,并尝试对美国《化学:概念与应用》教材中相关内容进行验证分析,论证了分析工具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并提出分析工具使用建议。

  • 高晓伟;王秀红
    化学教学. 2021, 43(2): 1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现代物理实验技术是物质结构研究的重要手段,理论与实验事实相互拟合与佐证是物质结构研究的基本范式,作用与能量是物质结构研究的核心话题,解释与预测是物质结构理论的功能旨向。 高中《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的教学要以这种本原性和结构化的认识为依托,用“技术—方法—创新”、“实验—数据—推理”、“微粒—作用—能量”和“结构—性能—应用”等观念统整教学,让学生充分认识和理解学科认知与推理方式,实现素养为本的课堂教学。

  • 宗汉;杨晓丽
    化学教学. 2021, 43(2): 2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人教版高中化学新教材(必修)为例,着重对科学方法呈现的必要性进行论证,对科学方法的内涵和分类进行解读,同时对科学方法在教材中的编写特点进行分析,并由此提出相应的教学启示。 

  • 郑爱芳; 陈新华; 张贤金
    化学教学. 2021, 43(2): 2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课堂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对教与学进行有效的评价有助于对教学和学习行为进行调整和改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尝试构建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评价模型,以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一单元“甲烷”为例进行教学实践,为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教、学、评一致性”的课堂教学提供借鉴模式和实践参考。

  • 钟国华
    化学教学. 2021, 43(2): 3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概述高中学生化学问题解决能力的研究现状,以两道试题为例分析对比,从实验、性质、原理三个角度整合设问的考查要求,提出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关键,引出“实验—性质—原理”三元整合教学策略,阐释其理论依据、具体内涵与教学流程。 以三元整合策略为依据,设计并实施““FeCl3和SO2反应”的课堂教学,发现学生在三元整合策略指导下的专题复习中更能对新情境进行迁移学习,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并为基于三元整合策略的高三专题复习提出教学建议。 

  • 管凌云;张婷
    化学教学. 2021, 43(2): 3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以原电池工作原理为问题情景进行探究性教学的过程。 教学中模拟历史上记载的一些曾经发生的电池案例问题,引导学生利用假设、推理、实验验证等问题解决方式进行探究学习,而后呈现化学史知识,让学生体验科学发展的过程和规律,在探索中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促进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 张丽华
    化学教学. 2021, 43(2): 4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结合自身课堂教学实践的具体案例,从构建教学主线、精选情境素材、问题引领活动、设计创新实验和重视内容结构化等五个层面开展“素养为本”的化学教学设计策略的探讨。

  • 费志明; 陈懋
    化学教学. 2021, 43(2): 4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义务教育初中化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以“水的组成”教学为例,将化学史融入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与科学家跨越时空对话,探索学习研究物质组成和结构的方法,促进深度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 朱锣坚;钟沈璐;吴文清;刘玲玲;滕波涛
    化学教学. 2021, 43(2): 5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高中化学实验》立体学习材料是根据高中化学课标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设计开发的,内含四个主题共26个实验,分别与课标必修内容相对应。立体学习材料以二维码作媒介,集合实验微视频,教学微视频,教学设计和巩固练习等大量优质资源,成为传统纸质材料的立体化补充,弥补了实验条件与优质师资较缺乏的学校教学资源的不足。 教学实践表明,教材与立体化学习材料相结合教学,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等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有重要作用。

  • 谢丹敏
    化学教学. 2021, 43(2): 5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现行教科书中“探究微粒运动”实验存在可视性差、有污染等问题,在查阅并分析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利用自制探究微粒运动实验玻璃仪器、带夹橡皮塞以及一次性医用注射器等器材,设计一套简约、可视、全封闭一体化实验装置。 该装置增补了温度对微粒运动速率影响的对比实验,操作简单、现象明显、成功率高。

  • 李旭娃
    化学教学. 2021, 43(2): 5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常用的制取二氧化氮气体的装置,在制备时会有产物气体逃逸。 使用传统的除去二氧化氮余气的方法也会使有害气体泄漏。 为此对二氧化氮制取实验装置进行改进,对二氧化氮气体的除去采用倒吸法,并将倒吸法的应用进行推广。 运用倒吸法除去二氧化氮气体的方法内容和改进过程,对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很好的教学资源。

  • 刘江;洪俊华;赵宁东;徐怀春
    化学教学. 2021, 43(2): 6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绿色化学理念为指导,对乙炔、氯气、二氧化硫等气体制备及性质实验传统的反应装置进行优化设计。 用医用注射器、输液软管、三通旋塞等医用器材设计一套制备、净化和性质验证的一体化装置,解决了传统实验存在的有毒有害物质逸散、药品用量过大、耗时较长等问题,降低了实验成本,为其他有毒有害气体的制备与性质实验的改进提供新思路。

  • 韦永华;钱胜;周宗敏
    化学教学. 2021, 43(2): 6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铜与各种酸发生反应时所需浓度作为探究内容,通过系列实验,发现铜分别与盐酸、硫酸开始发生反应的起始浓度、铜与硝酸反应生成NO的浓度以及与硝酸反应生成NO2的浓度,并得出相应结论。 对实验及结论进行了讨论。

  • 熊宗齐
    化学教学. 2021, 43(2): 7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运用pH传感器,测定NaOH溶液分别滴定FeCl3溶液、Al2(SO4)3溶液以及两者混合溶液的pH曲线。 结合理论计算和实验图像分析Fe3+ 、Al3+开始沉淀的pH及沉淀完全的pH,通过“宏观-微观-符号-曲线”四重表征分析pH曲线变化,探讨Fe3+、Al3+分步沉淀的可行性及最佳pH范围。

  • 杨明岸;李俊
    化学教学. 2021, 43(2): 7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选取匹配高中生学习能力并体现科学前沿的学术论文为素材,命制一道以“合成抗癌药物Glivec为情境的综合性有机化学原创模拟题。对解题过程与命题特色进行分析,选取真实的情境作为测试载体,注重信息整理能力的考察,展现化学科学的社会功能。

  • 蒋新征;张雪泳;郑柳萍
    化学教学. 2021, 43(2): 8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2019年竞赛试题为载体解析有机空间模型认知思维的重要性,提出应用有机化学学科的基本概念解决三维与二维图转换的认知模式,总结提升有机空间高阶思维发展的教学策略,概念创新性的融合与应用将极大促进学科理解和思维品质的发展,与新课标理念要求相吻合。 

  • 袁传军
    化学教学. 2021, 43(2): 8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手印显现方法在手印痕迹检验中有重要的作用。 介绍硝酸银法、物理显影液法、多金属沉积法和碘银片转印法四种手印显现方法中涉及的化学和物理原理,这些方法可用作“银及其化合物”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案例,拓宽学生的有关纳米、胶体等多学科知识面。

  • 潘书恒;程萍
    化学教学. 2021, 43(2): 9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从热力学角度分析C与SiO2反应生成CO而非CO2的原因;指出在实际生产温度下,Si和SiO2均呈液态,理论上不应引用298K时的生成焓与标准熵;计算了2200K时反应的热力学函数,并进一步讨论了298K~2500K温度范围内反应焓变与熵变对298K时相应数值的偏离情况,绘制了较精确的ΔrGmθ-T图;发现对于C与SiO2的反应而言,在此温度范围内,热力学函数对298K时相应数值的偏离程度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