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办公系统
期刊在线阅读
知识是有结构的,导向知识结构化的教学,其目标是使事实、概念性知识到方法性知识再到核心观念的发展,以知识结构化促进知识转化为能力和素养;知识具有多维属性,关注知识的多维属性,有助于理解知识的学科本质及其隐含的方法、核心观念,关注知识属性的化学教学有利于实现知识的结构化。
从科学风险来源和风险学习活动设计两个角度构建分析框架,以人教版高中化学教科书为研究对象,分析科学风险内容的编排方式与特点。研究发现,风险种类和数量分布均显示教科书重视科学风险对个人与社会的影响;教科书重视风险展露及风险保护行动的学习活动设计,且风险严重性等级分布符合学生风险感知需求,但对风险理解和保护行动评估的内容设计偏少。据此对科学风险教学实践提出建议。
以最新修订的人教版、鲁科版和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和选择性必修教材为研究对象,梳理其中的化工内容,通过数据统计和案例比较分析高中化学教材中化工内容在建构方式上的异同,从化工内容的陈述方式、价值观念及教学功能等方面揭示不同编写理念下三版教材中化工内容的特点,为教材编写者编写化工内容和教师实施化工内容教育提供参考。
以“合理使用金属制品”项目为例,结合化学课程标准要求与项目式学习的目标和活动讨论如何设计用于导引、探究和展示活动的评价量规。通过专家咨询、学生使用表现、学生访谈以及教师访谈等多轮修订,确保了量规的可靠性和可操作性。通过访谈、过程性资料收集和课堂观察等方法深入分析了在项目式学习中评价量规的使用方式,并针对师生在使用量规进行评价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单元教学鼓励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学习风格定制教学计划,对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促进深度学习具有重要意义。利用CiteSpace软件对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有关化学单元教学研究进行可视化分析,运用文献计量法和可视化分析法,探寻化学单元教学研究现状、热点及发展趋势,以期为单元教学研究提供思路和参考。发现化学单元教学是当前研究热点,倾向于从多个理论视角探讨思路、开发教学模式和进行实践研究。
立足区域特点,根据师生需求,以“浦东化学在线”微信公众号为任务驱动载体,运用公众号建设在线资源、开展在线“教-学-研”实践,在解决问题的实践研究过程中,提升化学教师教科研能力,推动区域化学学科教科研方式的创新,建设学科教科研新生态。
基于STEM教育理念,以“探寻火箭发射的奥秘”为载体,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项目式学习,以“探究火箭原理”“再探火箭燃料”“模拟火箭设计和制作”“果展示与评价”四个子任务驱动,引导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设计和制作三种模拟火箭,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实现跨学科协同育人。
以“染织工业中的酸和碱”为例,探讨如何开发和应用化工情境素材,提出筛选化工情境素材的思路方法,梳理将化工情境素材转化为有价值的教学情境的加工流程,总结了开发和应用化工情境素材的注意事项。
选取24个有机化学反应,分别把每一个反应的主要反应物、次要反应物、反应条件和主要产物设计成红、紫、蓝、绿色纸牌,并仿照纸牌游戏设计游戏规则。设置实验班与对照班,开展实证研究,发现纸牌游戏有助于学生掌握化学方程式,促进学生深度参与学习过程,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以“柴胡抗菌洗手液的研制”为例,介绍在综合实践活动(选修)课程的教学中,基于项目学习的特点和形式,从校情学情出发,采用精心设计、提供支架、创设充裕的自主及合作学习时空等方法,引导、鼓励学生肩负任务,不断学习、历练,尝试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去挑战和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在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中获得核心素养的进一步提升。
以“基于特定需求设计和制作简易供氧器”为例,结合项目式学习方法,融合化学与工程技术、物理学、数学、生物学等学科知识,设计跨学科实践活动,对项目进行整体规划。以应用工程技术方法解决问题模型的建构为主线,对导引课进行教学设计并实践,培养学生运用跨学科知识解决真实问题的科学思维,促进学生变化观等化学观念的发展。
针对人教版教材及相关文献中“浓硫酸与蔗糖反应”实验装置的不足进行了探索和改进。利用定制的玻璃仪器、三通阀、注射器和塑料喷头等对该反应的实验装置进行了重新设计。改进后的装置实现了反应、产物检测和尾气处理的一体化,不仅具有操作简单、现象明显和安全环保等优点,还能有效终止有害气体的产生以及解决尾气吸收等问题。
针对教材和文献中乙醇催化氧化实验的不足,利用注射器、玻璃滴管及泡沫铜等实验用品设计了一套创新装置。改进后的装置不仅材料易得、推广性高,而且操作简单,现象明显。对产物的检验也作了改进:用无水硫酸铜检验产物水、利用pH传感器检验产物乙醛。改进实验可以让学生对乙醇催化氧化反应有更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设计制作了双具支试管,借助双具支试管和注射器设计了新的实验装置,可用于“热碳酸氢铵”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铜与浓硫酸反应”等实验。这些实验能在封闭的体系内进行,且实验用品简约、操作简便、现象直观、过程环保、效果显著。不仅适合教师的演示实验,而且适合学生的探究实验。
为解决铜与稀硝酸反应时装置中氧气对实验的影响及氮氧化物易泄露等问题,利用注射器、三通阀和具支U型管等仪器设计简易的实验装置,并选用泡沫铜与浓、稀硝酸进行反应。改进后的实验具有取材方便、操作简单、安全环保、现象明显等特点,非常适合课堂演示以及学生分组实验。
对氧化钙塑料试剂瓶膨胀破裂的原因开展实验探究。实验一在量筒中加入无水乙醇分别浸没氧化钙和氢氧化钙两种固体粉末,可测得粉末的体积,从而计算它们的真密度。结果表明,氧化钙吸水变成氢氧化钙后,真密度从3.45g/cm3变为2.33g/cm3,质量是原来的1.32倍,相当于真体积膨胀至原体积的1.95倍。实验二让10 cm3 氧化钙粉末充分吸收水蒸气3天,再放回到量筒中重新测量体积,发现粉末堆积体积增大至22 cm3 。因此,试剂瓶破裂的原因是氧化钙受潮吸水后体积大幅膨胀。
取代反应是典型的有机化学反应类型,烷烃取代反应实验效果的影响因素较多,通过控制变量法探究烷烃与氯气光照发生取代反应的优选条件,单一改变反应物、反应容器、光照条件等变量以获取烷烃取代反应的演示实验的较佳效果,能帮助学生更充分地理解取代反应的概念,更好地服务于化学课堂教学。
综合性试题是新高考命题的重要题型。综合性命题坚持素养导向,注重以综合层面的问题情境为载体,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多种知识或技能解决问题,实现对基础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和核心价值的全面考查。以新高考化学综合性试题为例,围绕学科内知识综合、学科间知识综合和新与旧知识综合等三种命题类型,分析探讨新高考命题特点及解题思路,并提出若干新课程教学的启示。
在化学实验的教学中,通过构建思维模型的教学,解决了装置气密性检查、除杂、混合溶液离子推断、混合气体的检验等问题。该教学方法既能引导学生的有序思维、增进深度理解,又能促进化学问题的解决,发展学生的建模能力。
编辑部公告
下载中心
友 情 链 接
版权所有 © 2011《化学教学》编辑部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