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期刊订阅
投稿指南
系统使用
联系我们
English
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19年, 第41卷, 第8期
刊出日期:2019-08-05
目录
全选
|
目录
Select
化学的活性思维及其教学
吴俊明
化学教学. 2019, 41(8): 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化学活性与化学活性思维的界定。化学思维的发展历程。化学活性思维的主要问题。在化学活性思维教学中,要注意处理好7个问题,要特别注意培养和保护学生开展化学活性思维的兴趣。在中学化学中只宜渗透活性思维,不宜对活性思维提出明确要求,更不能提出过高要求。为此,有关化学活性思维的内容可以只学不考。宽松的学习要求可以维持、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
Select
重述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数学美的直白体验(下)
陈敏伯
化学教学. 2019, 41(8): 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杨振宁先生一再推崇Dirac教授关于物理理论的“数学美”,认为那是理论的最高境界。试图通过重述热力学第一定律及Caratheodory对第二定律的深入认识、让读者具体体验热力学理论中直白、朴实、简约的数学美。Clausius发现熵要靠Carnot热机实验;而Caratheodory却可以抛弃Carnot热机,仅仅依靠热力学内禀的数学关系同样得到了熵。这说明没有任何理由可以无视或割断物理与数学的内禀联系。
Select
提升化学教师实验素养的路径思考——基于一次实验技能大赛
陆燕海,任雪明
化学教学. 2019, 41(8): 1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评比形式、试题内容和教学启示的视角,对一次化学实验技能大赛的基础知识笔试、实验现场操作、创新实验展评等环节展开了具体的介绍与分析,探讨了当前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与不良倾向,并指出夯实实验基础、锤炼操作技艺、树立创新意识是一线教师提升实验素养的有效路径。
Select
优秀化学教师“原电池”主题的PCK表征研究
黄元东,周青
化学教学. 2019, 41(8): 2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CoRe模型对5名高中化学教师在“原电池”主题的PCK进行表征研究,结果发现受访教师重视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基础知识。优秀教师在课程知识维度重视原电池与其他主题知识和生活常识间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灵活创设教学情境,同时注重对学生学科思维能力的培养,且对学生学习某一主题知识具备的前概念、学习困难、错误概念、学生思维特点等十分熟悉,教学解释语言本土化、生活化,能选择多种表征方式展开教学,评价形式多元化。
Select
高中生高考选考化学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
李佳,谢嘉玲,孙旭,陈怡
化学教学. 2019, 41(8): 2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湖北省16个市州共计36519名高中生为调查样本,采用三级分层抽样问卷调查的方式,研究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生高考选考化学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调查结果显示,67.94%的高中生愿意选择化学作为高考选考科目,不同性别、年级的高中生在高考选考化学意愿上有显著性差异,高中生的化学学习表现是影响高考选考化学意愿的主要因素,其中课外学习化学时间、化学学习动机为首要影响因素,并且与高中生高考选考化学意愿呈显著性正相关。
Select
初中科学学习进阶的操作体系
颜伟云
化学教学. 2019, 41(8): 3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学习进阶操作体系包含两个模型、五条策略,核心是将“阶”的序列与使用融入教学新设计中。“学习进阶操作要素模型”指向教师应用学习进阶的操作可行性,“学习进阶下的科学课堂教学设计模型”指向学生会学、学会的效度。以质量守恒定律教学为例,结合五条教学策略,分析科学探究教学中“阶”的优化指向。
Select
通过“写”“做”“画”建构微粒观
陈俊芳
化学教学. 2019, 41(8): 3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主要针对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下册第九单元“溶液”、第十单元“酸和碱”等教学难点,通过全区科普习作竞赛的形式,让学生书写对微观粒子的想象、拼接微观粒子的模型、画出微观粒子在变化中的存在形式,由此感受、体会微粒,建构微粒观,为后续阶段的深入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Select
基于微信平台的化学课堂教学设计
徐土根,徐良亮,徐晓庆
化学教学. 2019, 41(8): 4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微信平台不仅是信息交流的平台,还可以通过二次开发使之成为化学课堂教学的平台。探讨了微信教学平台开发的基本方法与原则,设计了基于微信平台的化学教学流程,阐述了基于微信平台的化学教学原则。
Select
优质课教学中的化学隐性知识研究——以“溴、碘的提取”为例
曹彬彬,高树浪,王祖浩
化学教学. 2019, 41(8): 4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倡导化学核心素养的背景下,以化学隐性知识为切入点,选取12个省级优质课教学视频为研究样本,从学习的思想方法、学科的情意价值、工艺的绿色理念三个维度深入开展化学课堂教学研究,并基于此得出对常规教学的借鉴与启示。
Select
指向深度学习的高中化学事实性知识内涵深究及教学建议——以“钠及其化合物”为例
郭为,卢伟
化学教学. 2019, 41(8): 5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深度学习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针对目前高中化学事实性知识学习主要停留于浅层学习的现状,分析事实性知识的内涵与外延。以“钠及其化合物”主题为例,说明典型的化学事实性知识内涵深究的具体步骤和相关主题的教学建议,强调教师应当基于学生认知水平在教学中渗透知识内涵,期望藉此为深度学习理念下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一些思考和帮助。
Select
“素养为本”的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以“铁及其重要化合物”为例
张丽华
化学教学. 2019, 41(8): 5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元素化合物知识是高中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也是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 在“素养为本”教学理念的背景下,对于“铁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教学,可以在“两种不同打印墨粉的打印效果不同”的真实情境中,组织学生通过对“打印墨粉中的磁性物质是什么”“怎样检验墨粉浸取液中的Fe
2+
和Fe
3+
”等问题的实验探究,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习得“铁及其重要化合物”的知识,同时提升相应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Select
知识与思维相融合 能力与素养共发展——以“Na
2
CO
3
和NaHCO
3
在水溶液中的行为”教学为例
解慕宗,申燕,范晓凤,刘文婷
化学教学. 2019, 41(8): 6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课堂是落实化学核心素养的主阵地,知识是提升学生思维水平、培养学生关键能力的重要载体。以“Na
2
CO
3
和NaHCO
3
在水溶液中的行为”教学为案例,呈现16个简约而高品质的问题,分析各个教学活动的设计意图,力求实现知识、思维、能力、素养“四位一体化”建构。指出教学中应建构知识,让能力自然生长;应内化知识,让思维流光溢彩;应超越知识,让素养润泽学生。
Select
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探究活动设计——以“元素周期律”为例
喻俊,唐乐天
化学教学. 2019, 41(8): 6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从整体把握教材设计意图出发,以“元素周期律”教学为载体,运用任务驱动的教学策略,以学生活动为主体,主动探寻元素周期律,并尝试构建元素周期表。在任务的解决过程中学会比较、归纳、演绎、解释等科学探究方法,在课堂上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
Select
石英玻璃燃烧匙的应用案例——木炭、硫磺、面粉的燃烧实验
朱玉忠,李德前,张羿
化学教学. 2019, 41(8): 7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用石英玻璃管制作燃烧匙,巧妙地将玻璃导管与玻璃匙融为一体。利用这种新型燃烧匙做木炭、硫磺、面粉等物质的燃烧实验,可以产生更加明显、持久、精彩的实验现象。该实验仪器提高了实验效果,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中学化学实验的仪器装备。
Select
例析一套多功能实验装置的创新
贾同全
化学教学. 2019, 41(8): 7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流体参与的反应实验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居多,利用注射器改进的多功能实验装置可以顺利完成中学化学的大多数流体参与的反应实验。利用改进装置完成实验安全可靠、试剂微量,并能有效防止有毒气体的泄漏,有利于启迪思维、诱导发现,真正实现化学实验载体功能在学科素养渗透中的作用。
Select
气体摩尔体积测定实验的改进
王洋
化学教学. 2019, 41(8): 7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上科版高中教材中“气体摩尔体积测定装置” 中存在的多个不够完善的地方,利用微量化实验技术进行实验方案的改进。经过多次试验,设计了一套操作简便、精确度高的装置,且实验过程有趣,实验误差较小。实践表明,改进后的实验装置更易于学生理解和操作。实验的改进既是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新模式的一种尝试,也能促进学生对科学概念的深刻理解。
Select
智能手机用于氯化铜溶液颜色变化的实验探究
卢运,许燕红,覃稔
化学教学. 2019, 41(8): 8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用智能手机设计的简易色度仪对氯化铜溶液在不同浓度、不同温度以及存在其他无色离子的情况下的颜色进行探究,将颜色反映在图像的RGB值上。结果显示,拍摄得到的氯化铜溶液颜色图像的RGB值与氯化铜溶液的浓度和温度成线性关系;氯化铜稀溶液呈蓝色,氯化铜浓溶液呈绿色,浓度1.2mol/L为氯化铜溶液颜色由蓝色系变成绿色系的理论变色浓度;氯化铜稀溶液温度升高时,颜色将由蓝色变成绿色;加入Cl
-
离子,溶液绿色加深。加入Na
+
、NO
3-
、NH
4
+
等无关离子溶液颜色不变。
Select
借助化学实验仪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
井延涛
化学教学. 2019, 41(8): 8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探寻化学实验仪器中的“一器多用”、“多器同用”、微量化改进实验仪器和将已知实验仪器重新组合等,凸显实验教学的探究性和开放性,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帮助学生构建化学实验的知识与技能体系,形成“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Select
基于生本理念设计“烃的衍生物”单元作业
鲍文亮,林美凤,王露萍,赵莹莹
化学教学. 2019, 41(8): 8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打破传统作业形式,基于生本理念,编制具有情境性、开放性、分层性、实践性的学生作业。以有机化学'烃的衍生物,作为单元作业设计的案例,分析核心素养五个维度之间的关系,确立单元作业的知识目标、思维目标、价值目标;搭建单元作业的结构框架,将核心素养与学科知识在作业中有机融合;呈现
PET
塑料作为“故事线索”凸显单元作业设计的特色。
Select
SO
2
与可溶性钡的强酸盐溶液反应实验再研究
王春
化学教学. 2019, 41(8): 9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SO
2
与可溶性钡的强酸盐溶液间发生反应产生沉淀,其原因是溶液中的氧气和相关离子的氧化作用,对于谁是产生沉淀的主要因素,一直是化学教师讨论的热点话题。借助pH传感器,通过对比实验探讨SO
2
气体与不同环境下可溶性钡的强酸盐溶液反应pH的变化,获得数据曲线分析SO
2
与可溶性钡盐溶液反应的原理,得出了相关的实验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