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19年, 第41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9-04-04
  

  • 全选
    |
    目录
  • 杨季冬,王后雄
    化学教学. 2019, 41(4): 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高中化学关键能力是众多化学学科能力要素中处于中心位置、最重要、最有价值、能起决定作用的能力,它的价值不在于“全面”而在于“关键”,学生在高中化学学习过程中应当逐步获得,它是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24名专家进行调查,确定高中化学关键能力的构成要素为:化学表征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化学方法和分析能力、化学信息处理能力、发现与提出问题能力、证据推理与论证能力、模型认知能力。
  • 陈凯,陈悦
    化学教学. 2019, 41(4): 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寻《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关注热点以及核心素养要求体现,采用文本挖掘技术,利用NLPIR工具对新课标进行文本挖掘。研究发现:“新课标”文本化学学科特色明显,尤其重视“宏观辨识”、“微观探析”、变化观念”、“科学探究”四类素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文本中体现出“科学精神”、“实践创新”、“学会学习”。
  • 陈博殷,麦达勤
    化学教学. 2019, 41(4): 1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整理万方数据库的相关论文,分析归纳基于微粒观建构的“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教学案例的典型特征。结果表明,教学中应基于学生认知发展点进行教学设计;注重新授课和复习课的观念建构衔接;结合具体情境,合理运用教学策略;发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有效性;关注学生认知模型的建构;重视学习质量评价。
  • 郭习佩,薛亮,古丽茹,吐尔逊,冯珏
    化学教学. 2019, 41(4): 1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运用Rasch模型对高中学生的化学推理能力水平进行研究,开发了测验工具,同时进行了推理能力测验、数据统计及数据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高二比高一学生进行化学推理时的思维复杂程度更高,即随着年龄增长,学生的推理能力也提高。
  • 赵扬
    化学教学. 2019, 41(4): 2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深度学习是学习者建构个人知识体系并有效迁移到真实情景中解决真实问题的学习过程。项目式学习是实现深度学习的有效教学组织。以化学教学为例,提出学习项目的设计模型,运用模型设计了化学ABC演讲项目。在实施中发现项目式学习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学习内容突破限制,加深了学生对核心知识的理解。第二,提高了学生学习热情,培养综合能力。项目式学习促进了学生核心素养的生成。
  • 杨大强,王国峥
    化学教学. 2019, 41(4): 3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观摩2018江苏省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技能大赛,发现选手普遍存在的“本实验深度研究不足”“实验操作‘估量’缺失”“‘上位’学科知识匮乏”“问题解决思维方式局限”方面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3点思考。
  • 许海卫
    化学教学. 2019, 41(4): 3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种内隐的、动态的、个性化的自主建构过程。可见教学是基于学生学习路径的有效教学。利用观点碰撞、个例访谈、作业反馈记录等“看见”学生的学习路径和学习状态是开展可见教学的前提。教师干预下的同伴互动、激励与诊断并重的学习指导和图式化思考训练是开展可见教学的有效干预策略。
  • 朱志江
    化学教学. 2019, 41(4): 3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认识论视角的知识观隐喻教学是一种获得,有违素养为本的教学宗旨。突破课堂教学现实困境需要守望知识教育立场,理解知识多重涵义,追求教学的学生主体性和知识完整性。以“物质的量”为例对素养为本的教学进行了思考和讨论。
  • 张坚
    化学教学. 2019, 41(4): 4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人教版高中必修《化学2》教材中有关糖类的叙述,学生提出探究性问题,教师抓住教育时机,组织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从而促进学生构建学科观念,学会如何获取资源,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和能力,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体验化学学科的魅力。
  • 张旭东,杨玉琴
    化学教学. 2019, 41(4): 4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元素化合物教学中,以“证据推理”为科学思维方法,基于溯因、演绎以及类比等逻辑推理形式,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解释证据*、得结论的探究过程,从而使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过程,同时成为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过程。
  • 张丽丽,徐敏
    化学教学. 2019, 41(4): 4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手性分子内容对促进学生化学核心素养发展的价值。以手性概念的建立、手性分离、手性合成以及“反应停”事件等为载体,通过设计搭建分子模型、“区分左右手”游戏和角色扮演等体验性活动、跨学科知识整合等教学策略,以此促进学生“宏微辨析”“创新素养”以及“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等具体核心素养目标的落实。
  • 黄翠玉,张贤金
    化学教学. 2019, 41(4): 5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氯水的成分探究”课例中,设计一套制取氯水、验证氯水性质的实验改进装置,高效、安全地完成多个氯水性质验证实验。授课中实施“提出问题-形成猜想-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探究-观察现象分-析推理-循环验证-归纳总结-反思与评价”探究模式。实验过程中,使用多个创新装置,探究视角独特,过程性信息处理详实,得多个比教材更丰富的实验现象,进入更深层次的实验探究。
  • 凌一洲,杨建,任泽中,高文蓓
    化学教学. 2019, 41(4): 5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微科技项目是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的创新实践项目,具有小切口、低成本、易开发、有价值的特点。以“解反应金属生成位置的探究实验”为例,对“电解反应中金属树为何从阴极尖角处生成”的实际问题深入探究,结合微观层面的分析作出阴极尖角顶端距离阳极最近、曲率半径最小、与溶液接触面积最大等3个猜想,在运用控制变量法设计方案并验证科学性和可行性后,通过实验证实了猜想。在实施微科技项目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发挥主体性,把知识技能作为工具运用于新情境中,核心素养得到培育。
  • 徐建菊,吴晓红
    化学教学. 2019, 41(4): 6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对酒精灯加热条件下碳酸钠与碳酸氢钠时导管插入澄清石灰水均出现浑浊的现象,进行理论分析并设计实验进行探究。用二氧化碳传感器测定在酒精灯加热条件下,碳酸钠、碳酸氢钠试样及灼烧约1小时的碳酸氢钠密闭体系内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用酒精灯加热时,碳酸氢钠不稳定易分解,而碳酸钠很稳定不易分解。通过分析此现象,有助于深化学生对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热稳定性的理解。
  • 应春晓
    化学教学. 2019, 41(4): 6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从药品配置(乙烯利制乙烯)、实验原理、微型化装置三个方面对苏教版《化学2》中的乙烯性质实验作改进,通过多次试验探究影响改进实验效果的各个因素,充分挖掘该实验的探究价值和知识价值,加强了对学生化学学科素养的培养。
  • 孟海燕
    化学教学. 2019, 41(4): 7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对比国内现行三种版本高中化学教材中关于乙烯和溴的加成反应实验,发现都没有能让学生肉眼真正看到反应产物1,2-二溴乙烷的产生。为此,进行了创新设计并实施了乙烯和溴的喷泉实验,达到了乙烯和溴加成实验产物的可视化的效果。此外,该加成反应机理的角度阐释了乙烯和溴不同条件下产物不同的原因。
  • 王紫华
    化学教学. 2019, 41(4): 7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常见水果—香蕉作为水蒸气来源与铁粉反应,代替教材实验中的湿棉花,经过多次探索*尝试和对照,结果发现香蕉供水持续、稳定,产气量大,实验现象明显,重现性好,适合课堂演示及学生分组实验。
  • 杨宝权
    化学教学. 2019, 41(4): 8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按教材“二氧化碳灭烛实验”方法实验,成功率较低。在分析其原因的基础上,参考已有文献上的改进成果,通过反复实践,对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作简约化再改进。利用原教材装置与改进后装置作对比实验,可以进一步优化教学过程。基于教学实践,对实验改进进行反思,并对教材内容提出意见和建议。
  • 陆燕海
    化学教学. 2019, 41(4): 8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教师在长期实验教学历练过程中,若缺失了化学专业理论的持续研习与高端引领,就容易形成限于个人理解惯性下的不良实验教学心像。从化学动力学等理论视角,结合具体实验教学与创新实践案例,对教师如何以专业理论学习为抓手不断完善个人化学实验教学心像等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提出了矫正不良实验教学心像的实施策略:(1)强化理论学习,纠正实验认知;(2)审视思维惯性,理解实验操作;(3)探寻关键要素)引领实验创新。
  • 王朝霞,罗千福
    化学教学. 2019, 41(4): 8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各类双键是有机化合物中常见且非常重要的基团,它们的命名无论是在高中还是大学化学教学中都会广泛涉及。基于新发布的《有机化合物命名原则2017》,通过与1980版命名原则的对比,浅析碳碳、碳氧、碳氮、氮氮等双键在相应化合物中命名的变化与新特点,以便有助于广大师生能尽快掌握新的有机化合物命名原则,做新原则积极的传播、使用与践行者。
  • 方圆圆,王磊
    化学教学. 2019, 41(4): 9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AP化学课程是国外化学“大学先修课程”的典型代表。对其新修订的课程与考试说明进行分析后发现,其围绕六个大概念组织课程框架,强调基础知识和科学实践的统整,关注高阶化学学科能力的发展,特别是结合美国《K-12科学教育框架》的对比分析能看到其清晰的进阶脉络。其设计方案对我国普通高中选修课程和CAP等相关大学先修课程的课程设计和教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