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程杰
化学教学. 2016, 38(1): 49.
:中学化学教材讲的燃烧条件就3 条:可燃物、助燃物、着火点,但为何蜡烛抽掉烛芯就无法正常点燃,工业酒精中
要加入甲醇、方糖要沾上点香烟灰才能引燃;铁钉烧红后伸入氧气瓶中为何不见火星四射;民间“打铁花”表演为何一定要把
通红的铁水打成碎末才能见到满天火星飞舞的壮观景象;粉尘爆炸实验又点火又喷粉为何常常失败;锅内大豆油起火时在火
上浇油为何把火给浇灭了;为何教材上只安排氢气而不安排甲烷的爆鸣实验;氢氯爆鸣实验中氢、氯两气的体积比为何要选1:2
等等。解答这些问题仅凭上述3 条很难自圆其说,很多燃烧“异象”和燃烧实验背后隐含着燃烧的第4 项条件,这第4 项燃烧
条件又因燃烧类型的不同而变化多端。对这些中学化学教师应该知其所以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