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高中化学必修教材中“氯气的制备” “氨气的制备” “铜与浓硫酸的反应”等三个实验中存在的不足,利用三口连接管改进传统的实验装置,在药品用量、性质检验以及尾气处理等方面进行了一体化的实验设计。改进后的实验具有操作简单、现象明显、试剂耗量小、不污染教室空气等优点。
为解决铜与稀硝酸反应时装置中氧气对实验的影响及氮氧化物易泄露等问题,利用注射器、三通阀和具支U型管等仪器设计简易的实验装置,并选用泡沫铜与浓、稀硝酸进行反应。改进后的实验具有取材方便、操作简单、安全环保、现象明显等特点,非常适合课堂演示以及学生分组实验。
设计制作了双具支试管,借助双具支试管和注射器设计了新的实验装置,可用于“热碳酸氢铵”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铜与浓硫酸反应”等实验。这些实验能在封闭的体系内进行,且实验用品简约、操作简便、现象直观、过程环保、效果显著。不仅适合教师的演示实验,而且适合学生的探究实验。
运用pH传感器,测定NaOH溶液分别滴定FeCl3溶液、Al2(SO4)3溶液以及两者混合溶液的pH曲线。 结合理论计算和实验图像分析Fe3+ 、Al3+开始沉淀的pH及沉淀完全的pH,通过“宏观-微观-符号-曲线”四重表征分析pH曲线变化,探讨Fe3+ 、Al3+分步沉淀的可行性及最佳pH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