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一个人在化学问题解决时表现出来的“本事”,其“灵魂”是“能做什么”。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为:会用化学眼光观察客观世界,会用化学思维方式思考客观世界,会用化学思维方法认知客观世界,会用化学语言表达客观世界,会用化学规律改造客观世界。
Sampson等人开发了论证驱动探究教学模式(ADI)注重学生在实验、论证评议、反思性写作三种状态中有序切换,促进学生在概念理解、证据获取、批判性思维等多方面能力的发展。 ADI教学模式可以与多种教学活动有机结合,在国内高中化学课堂实施时要考虑到教师的专业水平、灵活使用教科书、转变实验教学思路、课程用时等问题。
采用自编的中学化学建构主义课堂环境量表(SCCLES),对3个地区6所中学的625名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中学生对建构主义化学课堂环境整体感知呈中等偏上水平;初三和高一学生对建构主义课堂环境的感知明 显好于高二学生; “个人相关” “学生声音”和“任务取向”三个维度对学生化学学习态度具有正向的预测作用。
基于“强化实验探究,落实课程标准要求” “引领实验创新,提升实验育人价值”的视角,解读“新仪器改进实验装置;新视角优化探究效果;绿色化聚焦环境保护;数字化凸显现代技术;重对比加强证据推理;重开放关注方案设计”等沪科版高中化学教科书实验探究的特色。并提出“梳理探究主题,理解实验探究意义” “聚焦学习主题,适度整合探究实验” “基于课标要求,规划学生必做实验” “结合实验条件,合理采用创新素材”等实施建议。
随着全球一体化趋势的加强,国家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促使教育教学工作者整合育人资源,调整育人方式。一线教师可以通过深入理解教材,将学科知识点转化为学科大概念;重构教材,将知识性的问题转化为生活化的问题链;创生教材,将零散的情境,进行脉络化的设置,实现境脉教学。从而实现学科教学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提高课堂教学效能。
基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 “情境素材建议”开发应用优质情境素材,有助于课堂走向减负提质增效的“真实情境”教学。提出基于初中新课标的教学情境素材分类和功能,并结合实例说明新课标的情境素材开发途径和应用意义。
跨学科实践是实现课程综合化、实践化的重要举措。以“供氧器的制作”为例,围绕如何选择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和体积、如何确定混合方式和混合气体的浓度、如何控制混合气的流速三个核心问题开展探究实践,提出“启动任务” “形成方案” “优化方案” “成果展示”四个基本流程,以及“问题变换” “范例启发” “思维设计”三种教学策略。通过开放性的实践活动以及多元化的成果展示,凝练出可借鉴的具有泛科学性的实践流程与策略,以期为推进跨学科实践活动的高质量开展,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以学科大概念为统领,以“水处理过程的化学”为例开展主题教学,整体考虑水的净化、硬水软化、含铬污水处理3个情境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建构并应用拓展“水处理”认知模型,促进学科知识结构化,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结合模型建构的一般过程,设计多个探究活动帮助学生建立对元素周期表应用的模型,逐步引导学生形成预测陌生元素及其相应物质性质的基本思路。同时结合寻找材料的学习任务提高学生应用模型解决问题的能力。
证据推理和模型建构是科学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为例,引导学生探索原子结构发现史,通过提取证据、推理分析、制作模型、评价修正等环节,三次建构原子结构模型,初步形成宏观与微观、直接与间接相结合的认识物质组成结构的思路与方法,提高基于实验事实进行证据推理、模型建构的能力,着力发展科学思维与核心素养。
以“碳中和”为情境,聚焦碳捕获协同转化,开展项目式学习。通过寻找“碳中和”的化学方法、设计“捕获-释放”模式下的“碳中和”化工方案、设计“释放-重生”协同下的“碳中和”电化学方案和分析评价“富集直接转化”模式下的“碳中和”科研方案的四课时子任务,实现对二氧化碳捕获转化设计的逐步高度耦合。任务中充分运用“价- 类”二维转化模型、电化学转化模型、工程思维等设计与评价方案,促进化学学科模块融合,帮助学生形成物质转化的多维认知角度。
针对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演示实验中酚酞退色以及超出高一学生认知水平的问题,巧用棉花减少酚酞与过氧化氢的接触、使用大量冷水稀释氢氧化钠溶液降温以减少反应放热的影响,破解同一团棉花既要泡在冷水中又要剧烈燃烧的难题,设计出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现象明显的新方案。发现作为可燃物参与燃烧、高温下过氧化钠超强的腐蚀作用是导致酚酞无法显色的可能原因。把研究过程中的真实情境案例应用于不同教学阶段的实践,有利于构建素养为本的高效课堂。
基于Arduino平台,在气体体积测定装置中引入BME(温度、压强、湿度)传感器以及微型潜水泵,改进后的装置能获取实验过程中温度、压强、湿度的数据以外,还可以在添加相应的实验试剂后自动完成气体体积的测定。利用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分别测定反应产生的氢气和压缩罐释放的丁烷气体体积,比较测定值与文献数据的差异,分析水溶液反应制取气体时产生的水蒸气和排水法产生的水蒸气对测定结果的影响,为学生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实验提供依据。
利用注射器良好的气密性,采用胶头玻璃滴管作为气体干燥器,对氯气的制备及性质实验、铜与稀硝酸反应和氮氧化合物的性质与转化等实验进行探究与改进。改进实验实现了氯气、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等有毒气体的小剂量制备, 能有效避免空气对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物的干扰,提高氯气、氮氧化合物性质实验的效果。
借用T型管、单向阀、注射器和干燥管等常用仪器设计木炭吸附二氧化氮气体及其解吸的实验以及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拓展实验,改善了原实验现象不够明显的缺陷,让实验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新设计的实验取材方便、操作简单、安全快速、现象明显,适合教师课堂演示和学生课外探究实验。
利用氧化还原传感器测量靛蓝胭脂红和葡萄糖反应的“红绿灯”实验中靛蓝胭脂红与其还原态靛蓝胭脂红隐色酸盐之间存在的电势差以及随时间变化的情况。电势上升表明靛蓝胭脂红隐色酸盐被氧气氧化,电势下降表明靛蓝胭脂红被葡萄糖还原。通过调整温度、反应物浓度等条件,观察溶液颜色变化周期的时长,以此来探究外界条件变化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并结合理论研究,推断靛蓝胭脂红和葡萄糖反应的可能机理。
选取布洛芬为情境载体,以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基于近五年全国乙卷高考化学有机综合题的要素分析,命制一道结合STSE的原创高考化学模拟试题。阐述该试题的命题思路,制作命题多维细目表,剖析该试题的测试水平与要素,为高中化学有机试题的命制与研究提供新视角。
蜂蜜作为熟知的天然食品,含有丰富的有机化合物,如糖类、维生素、有机酸、酚类和酮类等物质,这些化合物的性质与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化学反应紧密相连。从蜂蜜的化学视角探讨其营养成分、酿造过程、存放与冲泡、发酵及应用、质量标准、生化反应,并挖掘其中的教育价值作为教学参考,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化学与人体健康、食品安全紧密相关的意识及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