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20年, 第42卷, 第9期 
刊出日期:2020-09-11
  

  • 全选
    |
    目录
  • 杨玉琴
    化学教学. 2020, 42(9): 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2017版课标提出了“教、学、评一体化”的理念,并在附录中提供了相应案例。基于对案例的批判性思考,认为可观测性,研制和表述教学目标;“以终为始”,基于评估证据及学生起点设计到达目标的过程。
  • 张世勇,余丽林,彭雪丽,蔡小娟
    化学教学. 2020, 42(9): 1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应用内容分析法对我国六版人教版初中化学教科书中“酸、碱.盐”内容进行分析,研究其内容深度、广度、教科书栏目、习题呈现方式,提炼我国初中化学教科书中“酸、碱、盐”内容的发展特点,为教科书的编写使用提供参考。
  • 符吉霞,沙莎,占小红
    化学教学. 2020, 42(9): 1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对教材合作问题解决设计的要素分析,提出教材合作问题解决设计分析框架,据此对新版高中化学必修教材栏目内容进行编码分析,总结合作问题解决设计特征,为优化教材合作问题解决设计及实践应用提出参考性建议。
  • 项佳敏,钱华,马宏佳,陈凯
    化学教学. 2020, 42(9): 2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近两年全国“威尼尔”(Vernier)杯化学数字化实验创新设计大赛的50个优秀作品文本为研究对象,用内容分析法分析作品的教师研究目的、学生发展目标、学科教学策略和技术使用情况,讨论了以数字化实验为例的信息技术在化学学科中深度融合的高、低达标维度,并针对数字化实验在化学学科教学中的深度融合提出建议。
  • 刘慧芳,张晨,沈甸
    化学教学. 2020, 42(9): 2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课堂环境量表对新高考课堂环境现状进行研究,对比分析新高考前后课堂环境所包含的师生关系、课堂参与、任务取向、教师支持,课堂氛围、物理环境六个维度。发现教师对任务取向、课堂参与,课堂氛围三个维度的满意度均明显下降;其他维度变化不明显。
  • 徐睿
    化学教学. 2020, 42(9): 3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从数字化实验接口设备单向到双向、传感器专业化到大众化、数据传输有线到无线、实验控制网络化与智能化的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中学化学数字化实验多元化使用外围设备、自动化、远程化的发展趋势,进而指出中学化学数字化实验教学值得深入探索的若干发展方向。
  • 周业虹
    化学教学. 2020, 42(9): 3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化学·必修》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化学史素材,它们承载着突出学科知识的形成与发展、突出科学精神与态度、突出研究价值与应用等不同的功能。在课堂教学中,应明确这些素材的教育价值,充分利用这些素材,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将它们有机地融入课堂教学中,最终达到落实并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
  • 杨宝权,袁林
    化学教学. 2020, 42(9): 4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好的教学设计需要—条或多条好的线索作支撑,串联起教学单元、知识和活动。利用情境发生、发展的过程联结教学内容,则形成了教学的情境线索。结合已有的优质课例探讨教学情境线索常见的建构途径(如以问题、实验、故事、生活、化学史为线索等),可让看似碎片化的化学知识寓于真实有趣的教学情境中,从而让学生喜欢化学、爱学化学。
  • 苏静,黄都
    化学教学. 2020, 42(9): 4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聚焦学科素养形成与发展评价,依据逆向设计的教学模式,构建教学目标、评价目标二合一的物质分类教学板块结构(分别为类别辨识.类别预测、类别实证、类别应用和类别意识五个水平),并在实践中实施这种评价驱动式教学。实证表明,运用逆向设计模式实施这种评价与反馈的策略,其教学效果在实验班和对照班中有显著差异。
  • 朱鹏飞,孙逸明
    化学教学. 2020, 42(9): 5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当前的化学教学中,教育内容的主体是西方科学研究的成果,较少见中国科学家的贡献。针对这一问题,在苏教版《有机化学基础》“科学家怎样研究有机物”单元中,选取我国科学家对青蒿素的研究素材,从有机物的分离提纯、结构测定、结构修饰和合成三方面讲好中国科学家故事,注重体现中国化学家对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贡献,增强文化自信,帮助学生发展“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素养。
  • 薛青峰
    化学教学. 2020, 42(9): 5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定量观是化学学科的基本观念之一,它能促进学生对化学问题的思考更加理性和深入,从而提升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因此发展学生的定量思维能力进而促进定量观的形成是中学化学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实验是开展化学教学的重要途径,从实验观察、证据推理和实验延展三个方面举例阐释促进学生定量观建构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 畦苏奇,刘立雄,钱扬义,程―俊
    化学教学. 2020, 42(9): 6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运用手持技术定量测定不同浓度K2Cr2O7溶液达到化学平衡(Cr2 O2- 7 + H2O?2CrO2- 4+ 2H+)时溶液的pH,计算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同时又测量同一浓度K2Cr2O7溶液在不同温度下达到平衡时溶液的的pH变化关系,得出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浓度等其他物理量无关的结论。揭示现行教材存在的一些局限和不足,突破化学平衡常数教学上某些误区和疑点,让学生从源头上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和本质,充分发挥其教学功能和价值。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促进自身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 张丽敏,刘金辉,李兴
    化学教学. 2020, 42(9): 6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高中化学教材中吸热反应实验存在的问题做了研究和改进。利用玻璃水槽、微型热敏温度计、备课仪和触控—体机等器材设计实验新装置,集搅拌、反应、检验、吸收及温度变化显示为一体,既能随时观察实验过程的温度变化,又可使温度变化的数字得以放大,增强了实验的可观察性。改进实验具有全封闭试剂用量少、见效快、易观察等特点。
  • 李德前,魏海,张羿
    化学教学. 2020, 42(9): 7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对中学化学教科书上编排的“铜与稀硝酸反应"实验进行了改进,集一氧化氮的制取、氧化、二氧化氮溶于水、尾气与废液的处理等实验于一体。新设计的实验装置具有功能集成、反应可控、现象直观、过程环保等优点。将此实验用于教学实践对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具有重要作用。
  • 封享华,丁世敏,马霈
    化学教学. 2020, 42(9): 7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实验探究葡萄糖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中颜色变化的成因,并对实验中产生的黑色物质作了鉴定。探究结果表明:葡萄糖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过程中的颜色变化是各主副反应中产生的多种有色物质,在浓度变化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综合结果,副反应产生的有色物质严重干扰了对Cu2O的观察;黑色副产物为单质铜。
  • 邵川华,景崤壁,丁伟
    化学教学. 2020, 42(9): 7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理论分析与电荷模拟,归纳苯酚邻、对位容易发生溴代反应的原因是酚羟基的共辄效应大于诱导效应。通过实验探究,优化苯酚与溴水的反应,即向5~10 mg/ mL浓度的苯酚溶液逐滴滴加2%的浓溴水,可清晰看到明显的白色沉淀。中学教材中介绍的苯酚定量测定的方法并非是简单的苯酚溴代,而是间接地利用苯酚与溴水的反应,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
  • 王云生
    化学教学. 2020, 42(9): 7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从考试评价理念、评价模式转变的视角,探讨试题情境创设的目的和作用。讨论命制以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和核心价值观测评为主旨的情景化试题需要注意的问题。提出情境创设要做到情境真实,注重科学性,要与测试目标、考试内容相匹配,要有利于学科素养的考查,要注重研究对象的整体性、完整性,体现考查的综合性。
  • 娄华,闻昊,李国罡,吴俊明
    化学教学. 2020, 42(9): 8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探讨高中化学中“无机化工生产”的内容及其特点。"无机化工生产”作业的意义、功能与分类。“无机化工生产”作业发挥功能的内.外条件。“无机化工生产”作业设计的工作内容及程序、“作业点”及其确定、作业的层次、作 业设计的原则、作业的项目评价和教学实效评价。对“无机化工生产流程题”的分析。
  • 郑木炎
    化学教学. 2020, 42(9): 9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中学杂化轨道理论教学实际,针对学生在判断未知几何构型或价电子总数为奇数的分子,离子的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类型时存在的困惑,总结出AXm型分子或AXn m型离子的中心原子杂化轨道数的计算公式,并作了进一步的修正,分别得出含氧酸分子和含氧酸根离子、价电子总数为奇数的分子或离子的中心原子杂化轨道数的计算公式。用该法计算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分子或离子的中心原子杂化轨道数,并以此判断其杂化轨道类型和几何构型,结果与相关文献报告一致。
  • 殷志忠,田长明
    化学教学. 2020, 42(9): 9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从科学归纳影响固体溶解度因素和溶解度曲线类型、合理选择溶解度曲线相关习题和实验、运用溶解度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三方面入手,结合例题阐释在初中化学就“溶解度”相关知识教学时,归纳总结时要注意科学性与规范化,习题与实验的选择要体现真实性与情境化,实际运用时要关注准确性与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