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期刊订阅
投稿指南
系统使用
联系我们
English
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19年, 第41卷, 第11期
刊出日期:2019-11-05
目录
全选
|
目录
Select
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化学学科本质理解:意义与视角
王伟,王后雄
化学教学. 2019, 41(11): 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理解化学学科本质,有利于对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和培养的理解。从化学学科的形成与发展史入手,分析得出化学学科本质理解的三个视角,分别是化学学科价值、化学学科方法、化学学科知识。分析这三个视角本质的内涵,以及与当前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关系,以期为化学学科理解以及教学提供参考。
Select
对科学探究学习的再认识
王云生
化学教学. 2019, 41(11): 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高中化学教学要基于学生科学素养、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分析并依据科学探究学习能力的构成要素,从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科学精神的高度认识和实施科学探究学习活动|防止单纯从形式上、从活动过程要素的呈现上看待和实施科学探究学习活动,提高科学探究活动实效,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
Select
高中生化学高阶思维结构的测量模型研究——基于探索性和验证性因子分析
郭金花,吴星,唐玉露,吴建业
化学教学. 2019, 41(11): 1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文献及新课标的研究,先提出高中生化学高阶思维结构共包括7个维度的研究假设。在对583名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利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检验假设。结果得到高中生化学高阶思维结构共包括“化学实验思维、化学模型思维、化学微观思维、化学守恒思维和化学创新思维”5个维度,且测量模型中潜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表明这5个维度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
Select
基于DASTT-C的职前化学教师教学信念研究
陈凯,李苏贵,项佳敏
化学教学. 2019, 41(11): 1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科学教师画像测试工具(DASTT-C),探查职前化学教师的教学信念,揭示他们心目中化学教师的形象。调查了全国不同省份11所不同层次师范院校的高年级化学师范生共62人,研究发现:职前化学教师的教学信念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并倾向于概念型教学风格。
Select
美国高中化学教材中跨学科内容分析——基于《化学:概念与应用》的教材分析
陆孟君,王世存,王红梅
化学教学. 2019, 41(11): 2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美国高中化学主流教材Chemistry: Concepts and Application中的跨学科内容作为研究对象,将所跨学科的溯源和内容分析法相结合,分别从学科来源、分布位置和设置目的3个维度对其进行数量统计分析。在学科来源上,材料工程、物理学和生物学上数量居多;在分布位置上,则以习题和正文为主;在设置目的上,多为巩固应用而设置。从当前新一轮课程改革出发,对我国高中化学教材的修订和完善提出相应的建议:渗透STSE理念;优化外观和排版;增设跨学科栏目;注重知识的综合应用。
Select
对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系中“风险评估与安全意识”的教学思考
唐隆健
化学教学. 2019, 41(11): 3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对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系中“风险评估与安全意识”内容的背景意义和特点进行解读,分析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中“风险评估与安全意识”维度的基本要素,并重点结合高中阶段的化学实验、元素化合物及化学反应原理等具体教学模块,探讨在教学实践中渗透落实“风险评估与安全意识”素养的具体方略和注意事项。
Select
“金属和金属材料”单元核心概念建构及备课研究
陈美钗,吴新建,张贤金
化学教学. 2019, 41(11): 3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化学核心概念具有统领具体概念和事实概念的作用。化学教学可以通过单元整体备课,提炼化学核心概念,有效促进学生化学核心概念的建构。在九年级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的单元教学中,依据《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理解、重整教材内容,提炼单元核心概念,以概念的理解、形成设计课堂教学,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通过具体的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理解有关物质组成、性质、变化的相关概念,认识组成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及物质变化的内在原因,了解反应条件对化学变化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Select
基于问题驱动的化学定量实验观念教学
喻俊,唐乐天
化学教学. 2019, 41(11): 3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实验思维能力是化学实验能力的核心,是“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素养的重要内容。以沪科版教材定量实验中“测定1mol气体的体积”教学为例,提出“定量实验测定的结果要精准”这一核心思想观念,通过确立“子观念”和“子问题”,以问题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逐步建立解决定量实验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思维模型,提升对定量实验的设计及处理能力,形成可持续和具有迁移价值的关键能力。
Select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大概念单元教学探讨
何彩霞
化学教学. 2019, 41(11): 4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学科大概念为统领进行单元教学是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重要途径。阐述对大概念的理解,提出依据学科本质、课程标准来提炼大概念以及依据学生发展需要来构建单元教学的基本思路|结合教学案例,从单元学习目标、单元学习流程及主要活动设计等方面介绍以大概念为统领组织单元教学的实践及思考。以大概念为统领将相关内容建立联系,基于学生认识发展的递进性开展单元教学,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具体内容背后的更为本质的思想和方法,形成结构化的知识以及解决具体问题的思路方法,促进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
Select
利用手持技术和分子模型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以“分子间作用力”教学为例
苏华虹,张道年,叶承军,吴健华
化学教学. 2019, 41(11): 4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分子间作用力概念学习为例,开展旨在发展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与实施。以“水”为情境载体,设计五个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建构。利用手持实验(宏观)表征分子间作用力(微观),通过模型形象地揭示氢键的本质和特征并解释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学生的模型认知水平和微观探析素养有一定程度的提升。
Select
常温下钠在空气中反应的实验探究
陈云
化学教学. 2019, 41(11): 5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依据常温下钠与氧气反应的原理,运用自制三口瓶改进传统实验,利用O
2
传感器、CO
2
传感器和相对湿度传感器进行实验探究。发现钠与空气中的O
2
、CO
2
、水蒸气等物质发生反应最终生成碳酸钠,且同时可能发生多个反应。初始相对湿度越大,钠与空气中O
2
、CO
2
、水蒸气反应速率也越快。
Select
利用浓差电池镀铜的实验探究
李桂林,李国兴,陆艳
化学教学. 2019, 41(11): 6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若电池中总的过程仅仅是一种物质(包括单质或离子)从高浓度状态向低浓度状态转移,这类电池称为浓差电池。本实验利用铜与硝酸铜制作的浓差电池来镀铜,并自制教具利用DIS探头测量该浓差电池的电流与电压,探究不同的浓度比与电流和电压的关系。
Select
倾倒二氧化碳灭火实验需排除“烟囱效应”的干扰
魏海,李德前,周梅华
化学教学. 2019, 41(11): 6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现行初中化学(或科学)教科书及学术期刊中编排设计的“二氧化碳灭火”实验,在倾倒(或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时没有排除“烟囱效应”的干扰,难以准确得出“二氧化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的实验结论。新设计的“倾倒二氧化碳灭火”实验避免了在倾倒二氧化碳气体时的热差作用,确保了实验结果的科学性与严谨性。
Select
黄铜抗腐蚀性能的实验探究
苏传清,丁伟
化学教学. 2019, 41(11): 6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揭示一道不合理试题为契机,设计不同浓度的盐酸、硫酸、硝酸腐蚀黄铜的实验,探究黄铜的抗腐蚀性能。实验表明,在不同时刻,不同浓度的盐酸、硫酸腐蚀黄铜均缓慢,实验现象不明显|硝酸浓度为2 mol/L时,腐蚀黄铜较为缓慢,但硝酸腐蚀黄铜随硝酸浓度的增大而加快,综合可见黄铜抗腐蚀性能优良。在此基础上,通过黄铜相图深入认识黄铜结构,可知随着锌含量的不同,黄铜在固态下有α、β、γ、δ、ε、η六个相,各相的晶格与纯金属铜(除α相外)、锌的晶格均不同,解释了黄铜抗腐蚀性能优良的原因。
Select
冰醋酸稀释过程电导率变化的理论分析与实证
罗一芳,吴文中
化学教学. 2019, 41(11): 7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对平衡常数的深刻理解,依据酸碱质子理论书写电离方程式,演绎计算浓醋酸的电离常数,进而绘制出冰醋酸加水稀释后氢离子浓度变化的理论曲线。通过传感技术测定冰醋酸稀释后pH以及电导率变化所获取的真实曲线与理论曲线作比较研究,发现浓醋酸溶液pH变化的特点及其复杂性。
Select
用德鲁克创新思想管理实验教学
崔邑诚
化学教学. 2019, 41(11): 7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将“现代管理学之父”德鲁克的创新思想应用于实验教学管理,以适应实验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实验课堂的变化中寻找创新机遇,如意外事件,进行目标创新和模式创新,甚至创造性模仿,以提高学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Select
科学教科书中作业系统的全面设计——科学教科书《SCIENCE·A CLOSER LOOK》的介绍与分析
张荣华,王凤娇
化学教学. 2019, 41(11): 7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美国McGraw-Hill版科学教科书《SCIENCE·A CLOSER LOOK》的作业系统和认知目标结构合理、分布均衡,价值取向明确;重视提示达成认知目标所需的七类学习技能;注重语言在儿童科学概念建构中的重要作用;注重以批判性思维为核心;注重学科间联系,以及与章节学习内容密切关联。为构建我国中小学科学教科书中的作业系统提供了参考与启示。
Select
原创有机选考模拟试题的命制与思考
叶军
化学教学. 2019, 41(11): 8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科技文献命制有机选考模拟试题,从选材到最终试题命制完成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与探索。对命制的试题依据新课程标准的素养水平要求进行等级划分,并分析试题体现的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进而探索新课程标准下的学业质量水平评价的途径和方法。
Select
主题式命题及其教学意义——区域高中化学教学质量检测命题的实践与反思
王怀文,张春艳,雷范军,潘红
化学教学. 2019, 41(11): 8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依据主题教学思想及国家“一核四层四翼”的高考试题评价体系,论述主题式命题与非主题式命题的区别与优势、主题式命题的原则、主题式命题的教学意义。以诊断和发展学习者的知识、能力和素养水平为评价目标,进而促进教学向素养为本的方向变革,建构主题式命题的基本模型方法,并对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设计、区域质量检测命题的优化作了探究。
Select
浅谈正二十面体的衍变
徐汪华
化学教学. 2019, 41(11): 9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正二十面体及其衍生物是中学化学竞赛的热点,甚至在高考试题中也常出现。介绍了正二十面体的衍变过程,对硼二十面体B
12
、足球烯C
60
、复杂阴离子[CB
11
H
6
Cl
6
]
-
等的结构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教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