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16年, 第38卷, 第8期 
刊出日期:2016-08-01
  

  • 全选
    |
    目录
  • 胡先锦,吕 琳,周 琴
    化学教学. 2016, 38(8): 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文献资料研究,介绍了心智模型的起源、基本内涵、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从中学化学教学视角概括分析了心智模型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工具等,总结归纳了中学化学教学领域心智模型的研究成果和存在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下阶段研究的方向与建议。
  • 钱 胜
    化学教学. 2016, 38(8): 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在教研工作中树立正确的教研工作价值观、加强教师团队建设、创新教研方式和教师培训方式的做法和经验。
  • 洪湘琼,孙珏莹
    化学教学. 2016, 38(8): 1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韦伯一致性分析工具对2011 至2015 年上海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进行了细致研究,结果表明近5 年上海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试题是高度基于上海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编制的试题。知识种类、知识深度、知识广度、知识平衡性这四类一致性水平数据说明上海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愈来愈重视知识广度的考查,知识深度水平有所降低。这提醒着一线教师在进行平日教学及备考复习时不要随意增加知识内容,更不要随意拓展以免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 杨季冬,吴冰寒,毕文婷
    化学教学. 2016, 38(8): 1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认知冲突法被广泛用于化学课堂之中,研究中分别用认知冲突法和直接教学法对学业水平较高和较低的学生进行教学,形成一个2×2 的实验,通过课后的即时试卷分数来衡量不同教学方法对不同学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学教学方法对不同学业水平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影响,化学教学中认知冲突法更有利于学业水平较高的学生,而直接教学的方式则更有利于学业水平较低的学生。
  • 耿秀梅,倪 娟
    化学教学. 2016, 38(8): 1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化学平衡”为例,梳理德国教科书《今日化学SⅡ》中核心概念的编写特色。有以下五点可供教材编写与教学实践借鉴:选择真实的情境并一以贯之;突出图像的直观作用使抽象内容具体化;充分运用实验活动助力概念形成;利用数据分析,调动逻辑数理智能促进概念同化;精心设置实践型作业,在综合应用中理解概念。
  • 田长明
    化学教学. 2016, 38(8): 2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从初中化学教材中“溶解过程”示意图入手,对钠离子、氯离子结合水分子数及钠离子和氯离子与水分子之间的作用力进行了研究。旨在启示初中化学教师应有批判性思维,并能认真研读多种版本的化学教材。
  • 诸芫泽,任红艳
    化学教学. 2016, 38(8): 2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一名职前教师的教育实习经历,运用叙事研究,展现高中化学教学的现状,指出课程安排、教学顺序与深广度、教学方式、作业布置、评价方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在这些问题的背后,教师的教育观念是主要原因之一,只有转变和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才能提高高中化学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 杨德红
    化学教学. 2016, 38(8): 3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高三化学二轮复习中学生能力提升的要求,提出了由“建构目录、完善目录、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应用训练和问题反馈”五个教学环节组成的“目录式”教学法。以“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为案例详细介绍了目录式教学法的操作流程,对构建学生知识体系、强化学生能力、提升教学效率均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
  • 周业虹
    化学教学. 2016, 38(8): 3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它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体。核心素养不是先天遗传,而是经过后天教育习得的,它不是各门学科知识的总和。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是学科教学内容。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详细论述,如何进行合理的化学教学设计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同时强调发展核心素养必须依托教学内容,要整体性认识化学学科的各种核心素养。
  • 吴翀云
    化学教学. 2016, 38(8): 4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有机合成是一个承载多重目标的教学内容,不仅要加深理解常见有机物的转化关系,还需要在此基础上利用信息条件设计创造出合成路线,更需要对可能的多条合成路线进行分析和评价。这与托尔曼提出的认知地图理论十分相似,他们都是基于同一目标的最佳路线的选择。在对学生主动建构的认知地图的讨论中,学生原有的认知地图得到了强化、扩展和加深,随着新问题的涌现和解决,有机知识结构不断得到内化,知识体系不断发展,思维不断加深,对常见有机合成中关键物质节点作用也更加明确和清晰。
  • 李德前,石 磊
    化学教学. 2016, 38(8): 4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丰富初中化学实验课程,提高实验教学效益,汲取了生产生活中的素材,精心设计了草木灰除垢、银元水杀菌、烧烤燃料选择、波尔多液探析、炸弹糖成分验证、电石与水反应、火烧水浇石灰石、碳酸氢铵分解8 个探究实验。这些案例具有较强的科学性、趣味性、实用性、探究性及良好的可借鉴性。将实验案例运用于教学,能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启迪学生科学思维、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 李 妍,王 秋,杨 梅
    化学教学. 2016, 38(8): 4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铁及其氧化物性质、氢氧化铁胶体制备、三氯化铁水解、乙醇催化氧化反应、铁离子亚铁离子检验、苯酚显色反应、炭的还原性、活性炭的吸附性等相关知识,设计了“粉笔实验”与“滤纸实验”系列实验探究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与实验探究能力。
  • 吴朝辉
    化学教学. 2016, 38(8): 5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经实验探究发现,乙酸乙酯能溶于水,并简要分析了它能溶于水的原因。同时结合实验探究和理论分析,探讨了在乙酸乙酯制备实验中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两个重要作用:溶解乙醇、减少酯的溶解。旨在为中学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 陈克志
    化学教学. 2016, 38(8): 5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实验研究、文献查阅等方式,对蛋白质盐析与变性内涵及霍夫梅斯特(Hofmeister)效应进行深入解读,对蛋白质溶液中加入KSCN 溶液时出现沉淀的意外现象展开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KSCN 可以促进蛋白质变性,而沉淀的主因在于SCN- 对蛋白质分子的影响,即除重金属阳离子外的某些盐的阴离子也能使蛋白质变性。因此,时下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一些关于蛋白质盐析与变性的经验性结论还值得商榷,建议教师在教学处理时不应简单地让学生教条式记忆,而要为学生后续发展留足螺旋上升的空间。
  • 顾 晔
    化学教学. 2016, 38(8): 5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碘离子在酸性条件下容易被空气中的O2 氧化,而碘量法滴定常常处于酸性环境中,空气中氧气是否会对滴定终点产生影响?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利用数字化实验手段研究了碘离子在酸性条件下被空气中的O2 氧化的情况,得到0.6 mol/L KI溶液在不同pH 环境下的吸光度随时间变化图像,并由此判断常规碘量法定量实验过程中可以忽略氧气对滴定终点的影响。
  • 潘国荣,陈正美
    化学教学. 2016, 38(8): 5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增强实验的对比性,提高实验的教学效果,对木炭在空气和氧气中的燃烧实验进行了重新设计。新实验在封闭条件下进行,木炭燃烧非常剧烈,发出强烈的白光;瓶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实验现象非常明显。新实验简单方便、安全可靠、成功率高,师生均可操作,城市和乡村学校都可推广应用。
  • 李 猛,王世存
    化学教学. 2016, 38(8): 6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鉴于教材中氯气性质实验存在用料多、耗时长、污染大等不足,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结合中学化学教学实际,遵循可操作性原则,对氯气制备及性质实验进行了一体化改进设计。该一体化实验可以通过一次实验连续完成氯气制备及漂白性、酸性、氧化性、与金属反应等性质的验证。减少了试剂用量,防止了环境污染,体现了绿色化学思想、培养了学生环保意识,并为其他性质实验的改进提供了思路。
  • 伍 强,方瑞光
    化学教学. 2016, 38(8): 6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究碳酸钠溶液与稀盐酸分步反应的机理,设计了恒压式实验装置。用该实验装置探究碳酸钠溶液与稀盐酸互滴反应的过程,解析了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过量发生分步反应的实验教学难点问题,有助于在教学中使学生能更好地领悟相关的化学反应原理。
  • 董 顺
    化学教学. 2016, 38(8): 6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教学实践基础上,总结了书写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的一种有序化思维方法——先定后动法。该方法按一定的思维顺序书写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尤其适用于有机化合物同分异构体种数的判断。结合近年高考试题,介绍了用该方法判断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的具体应用。
  • 刘 帅,蔡小蔓
    化学教学. 2016, 38(8): 7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有机物分子中,不同碳原子的化学环境是不同的。结合案例介绍了应用原子化学环境思维的方法,分析有机物分子中某个特定原子的周围原子和原子团,进而有利于深入理解有机物分子的真实立体结构以及化学性质,有效建立其宏微关系。实践表明,这种动态的微观思维方法有助于有机化学教学。
  • 李俊红
    化学教学. 2016, 38(8): 7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具有控制实验条件的意识”是新课标的要求。比较了控制实验条件和对比实验研究,在此基础上对近几年中考化学试卷中考查“控制实验条件”试题的表现形式进行了分类和评析,从把握教学内容、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捕捉教学异常状况三方面阐述把握最佳时机,开展以“控制实验条件”的教学实践,以实现从知识技能本位教学到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转变。
  • 钟辉生,何宁东,严康华
    化学教学. 2016, 38(8): 7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教材的地位及价值在实际教学中不断被弱化。通过对高考试题的研究,探寻到了相当多的高考试题能够在教材中找到原型,梳理出教材原型在高考命题中的三种映射方式:直接型、换元型、深化型。提出在复习教学中应正视教材,回归教材,尊重教材,反思教材,用好教材,充分发掘教材在复习课中的基础性、启发性和前瞻性作用。
  • 赵 雪
    化学教学. 2016, 38(8): 8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山东省实施分省命题九年来的高考化学试题作为研究对象,对山东省高考化学试题情境的选材来源、价值功能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并对如何优化试题情境的创设提出了建议,期望能对今后高考化学试题的命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 李晓明
    化学教学. 2016, 38(8): 8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具体实例提出在设计变式题组时,可以从关注知识全面系统性、提升学科认识、对问题归类解析、提升迁移能力、破除思维定势负效应等多视角进行设计的观点,以达到高三化学复习省时、高效的目的。
  • 盛 荣
    化学教学. 2016, 38(8): 9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从对一道晶体结构题的质疑出发,结合中学化学教材中有关晶体结构的基本概念,简述了晶胞的划分方法和原则,分析了晶胞的结构特征,对相关的教学要求、命题思路及学习方法提出了建议。
  • 刘怀乐,杜文敏
    化学教学. 2016, 38(8): 9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鉴于NO2 有如下的平衡2NO2 N2O4,理性解读了在通常情况下不可能制得不含 N2O4 和NO 的所谓纯净的NO2。NO2 溶于水的反应是复杂的,既有与水反应生成HNO3 和NO 的主反应, 又有与水反应生成HNO2 不提供NO、更有消耗NO 的副反应。因而出现“把充满NO2 的试管倒扣在水中,水位上升的高度大于试管体积的2/3”的实验现象是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