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15年, 第37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5-04-10
  

  • 全选
    |
    目录
  • 吴俊明
    化学教学. 2015, 37(4): 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从理论和实际两方面看,分类观都不是化学学科的基本观念;不能说“分类观是化学学科(独有)的观念”,也不能说“ 分 类 观 是 科 学(独 有)的 观 念 ”。通 常 所 说“ 分 类 ”有 多 种 含 义 ,要 注 意 甄 别 。从 本 体 观 、方 法 观 、价 值 观 和 认 识 观 4 方 面 阐释了分类观,确定分类观应该归属于方法观。指出守恒观、平衡观等也有类似情况需要注意。举一反三,总结了需要注意的几点。
  • 童文昭,王后雄
    化学教学. 2015, 37(4): 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课堂精神”是蕴含于课程与教学中的一种隐性的课堂文化。作为一种不健康的课堂现象,课堂“ 精 神 不 良”不 仅 影 响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是构建“健康课堂”的主要障碍之一。结合化学学科特点,列举了化学课堂中典型的四种“精神不良”现象,并从教师专业标准、化学课程标准、外界评价导向等不同视角分析了化学课堂“精神不良”现象的形成原因及其所带来的思考。
  • 占小红,周少江
    化学教学. 2015, 37(4): 1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图表是化学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非连续性文本范畴。化学教材中包含函数关系、数据等表征信息的非连续性文本型图表(数据表格和坐标图)占有较大比例,并存在较大的认知难度。本研究通过理论分析建立化学教材中非连续性文本型图表的认知难度分析量表,并尝试进行教材图表认知难度分析实践,为教材图表优化提供参考。
  • 乔中云,曹丽敏,吴 星
    化学教学. 2015, 37(4): 1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江苏省高中化学九节评优课“氮肥的生产与使用”为素材,通过分析这些课的共性优点和具体的案例,归纳总结出关于高中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应倡导的教学方法:向学生充分展现所学知识的价值;让学生通过实验学习化学;引导学生认同学科观念和接受学科文化熏陶。同时指出在元素化合物教学中应关注实验探究的科学性和科学地处理教材内容的问题。
  • 刘 琦
    化学教学. 2015, 37(4): 2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 DIS 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其应用问题包括:应用频率有待增加,应用时机适切性有待提升以及应用重心有待明确。针对应用问题,提出教师需把握 DIS 应用时机的适切性以弥补传统实验不足,合理利用 DIS 图像功能以增强学生图像分析能力,明确 DIS 应用重心以培养学生科学探究思维,从而提升 DIS 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 孙成余
    化学教学. 2015, 37(4): 2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初中毕业生化学实验操作要点考查的观察和实验结果的判定,在数据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加强实际操作与报告书写的一致性研究,确定实验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类比较和归因研究,提出“创造机会强化多维技能训练,促进良好习惯的养成”、“创新实验教学方式引发思维,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两个方面的教学优化策略。
  • 曹年华
    化学教学. 2015, 37(4): 2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结合生本教育,从“摸清起点,准确制定学习目标;梳理难点,合理调整教材顺序;提升能力点,科学设计微专题”三个方面谈对初中化学教材的处理与重构策略。
  • 龙 琪
    化学教学. 2015, 37(4): 3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摩尔”概念作为中学化学教学难点的主 要表现有:学生易混淆相关概念,化学史上“摩尔”概念的发展历程波折而漫长;该概念刚被引进我国时也曾难倒很多老师;与“摩尔”相关的误解广泛存在。其难点成因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概念本身、学生的学习基础以及教师的教学方法。基于这些原因分析,本文从教学设计和教材编写两个方面给出了难点化解策略。
  • 何如涛
    化学教学. 2015, 37(4): 3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传统的教学方式以说教为主,学生普遍感到乏味。新课标倡导课堂教学要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知 识 ,主 动 建 构 知识。结合一节化学专题课教学案例,探析构建体验教学的策略。
  • 田长明
    化学教学. 2015, 37(4): 4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溶液浓度的表示”的教学过程中,初中教师常常只注重质量分数的计算和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对一些看似不起眼的问题常常忽视。本文就学生的知识盲区、测量过程中的精确度、配制溶液时的操作细节和仪器的误差等几个问题展开阐述,希望能引起初中化学教师的关注。
  • 王 澄
    化学教学. 2015, 37(4): 4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PCK 是将传统意义上独立的学科知识、教学法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有机融为一体的复杂系统。本文通过对“酚的性质和应用”的教学实录,探讨如何在教学中落实 PCK,提升课堂有效性,实现师生共同成长。
  • 施力争
    化学教学. 2015, 37(4): 4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盐类水解”主题教学中,笔者尝试以硫酸铜溶液呈酸性的理论分析进行案例教学,引导学生独立判断并自主形成概念,促进学生理解盐类水解的本质,形成“微粒观”、“平衡观”等化学观念,学会从化学的视角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
  • 张 洁,宋守娟
    化学教学. 2015, 37(4): 5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现行鲁教版九年级化学课本中“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对药品要求较高,实验条件较难控制,实验成功率低的问题,通过限定药品用量、更换药品、改进装置、兴趣实验开发的方法探索,改进了实验,提高了实验效率,并能启发学生敢于质疑,培养实验动手能力及探究精神。
  • 李静雯,陈 懿
    化学教学. 2015, 37(4): 5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人教版化学必修 2 中的吸热反应实验,以 Ba(OH)2·8 H2O 晶体与 NH4C l 晶 体 为 反 应 原 料 ,药 品 用 量 多 、价 格 高 且 有污染。改进实验从药品用量、仪器、产物处理等方面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选择柠檬酸(H3C6H5O7·H2O)固体与 Na2CO3·1 0 H2O 固体混合、柠檬酸饱和溶液与 NaHCO3固体混合,都有吸热效应,适合学生进行小组或家庭实验,亲身体验常温下自发进行的吸热反应。
  • 王雪瑞,刘松伟
    化学教学. 2015, 37(4): 5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铜铝 - 浓硝酸原电池是揭示原电池实质的重要案例,但由于实验存在污染问题,因此课堂上大多采用只分析原理,不做实验的“纸上谈兵”方式。为解决实验中 NO2的污染问题,对原电池的实验装置进行了设计与改进,改进后的实验现象明显,操 作 简 单 可 控 ,安 全 环 保 。
  • 王秀阁
    化学教学. 2015, 37(4): 5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银镜反应水浴加热温度不易掌控、装置较复杂、银单质在试管内壁上附着不均匀、实验结束后用硝酸清洗银单质易产生有毒气体等缺点,进行了实验探究。改进实验采用正交试验法得到不需要加热的银镜反应实验最佳条件,以及用氯化铁溶液或双氧水处理银镜的新方法,具有方便快捷,操作安全,产物无毒害等优点。
  • 潘国荣
    化学教学. 2015, 37(4): 6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有些初中学校实验设备匮乏而不能开设“物质的导电性”实验,尝试利用实验室通常易得的材料,如小木板等绝缘板、铜片、铜丝、小弹簧、5 号或 7 号小干电池、大号发光二极管等,制作了简易的“物质导电性发光检测仪”。实践表明,该仪 器 能 够 简 便 、安 全 、快 速 及 高 效地检测物质的导电性,可用于物理、化学的课堂教学或学生的课外实验探究活动。
  • 徐 泓,朱 敏,魏明贵
    化学教学. 2015, 37(4): 6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依据铁的吸氧腐蚀原理,使用铁粉、碳粉、食盐水等试剂和常 规 玻 璃 仪 器 以 及 数 字 实 验 技 术 ,开 发 了 空 气 中 氧 气 含量的测定、铁氧化过程的能量变化、铁粉的吸氧腐蚀、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因素等系列实验设计,并应用于教学实践,可充分发挥吸氧腐蚀的教育价值及其教学功能。
  • 汪阿恋,吴新建,张贤金,叶燕珠
    化学教学. 2015, 37(4): 6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解决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存在的不足,在总结文献资料相关方法的基础上,探究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的最佳反应条件。使用自制的高活性木炭粉,以酒精灯为热源,在传统的固固加热装置中进行木炭还原氧化铜的比较实验,使操作简便,实验现象明显,成功率高,有良好的课堂演示效果。
  • 庾 丹,叶芬芬,马宏佳
    化学教学. 2015, 37(4): 6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SO2气体通入 Ba(NO3)2溶液中会产生沉淀,其原因是氧气和硝酸根的氧化作用,人们一般认为反应中硝酸根氧化亚硫酸根的能力更强,是产生沉淀的主导因素。本文通过对比实验,利用 pH 传感器,得到不同反应条件下溶液的 pH 变化曲线,分析曲线得知在该反应中氧气和硝酸根都能够氧化亚硫酸根,但是氧气氧化能力更强。
  • 闵 刚,李少坤
    化学教学. 2015, 37(4): 7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提高化学定量实验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实验设计能力,从建立定量实验研究模型、归纳常见的定量测量方法、引导学生自编定量实验试题三个角度,进行定量实验习题教学。
  • 计从斌,马睿东
    化学教学. 2015, 37(4): 7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简单介绍了有机合成中反应物分子官能团的极性转换现象。以近年的一些高考试题为例,介绍了解题的策略以及几类官能团极性反转在 C-C 键构建中的应用,并分析了相应的反应过程与原理。
  • 陈 兴
    化学教学. 2015, 37(4): 7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有机推断在高考中占有重要地位,许多学生有机推断失分严重。通过对一些典型有机推断题的解析,重在探讨学生在有机推断中思维出现障碍的原因。总结一些解题技巧和方法,尝试如何突破思维障碍,提高学生的解题效率和思维品质。
  • 刘 军
    化学教学. 2015, 37(4): 8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从错误量化表的结构、填写、应用以及效果等方面阐述学生的解题错误如何在高三化学复习中进行量化,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纠错习惯,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解 题 能 力和学习成绩。
  • 吴孙富,严志蓉
    化学教学. 2015, 37(4): 8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就习题和教学中存在的次氯酸的氧化作用问题,对中学化学教材中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拓展研究。探究了氯水中的次氯酸分别与溴化钠溶液、碘化钾溶液和氯化亚铁溶液的反应,说明了氯水中氯气与次氯酸比例的不确定性问题。通过实例分析指出了次氯酸在定量测定中与氯水中的 Cl2所具有的等物质的量的氧化作用,在定量测定中不应该忽略次氯酸的作用。并由此提出了有关次氯酸的教学策略。
  • 张雪泳,蒋新征
    化学教学. 2015, 37(4): 8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探析了元素化合价和氧化值的含义,针对在中学教学中这两个概念易被混淆的现象,建议在教学中采用螺旋式教学 策 略 ,逐 步 甄 别 两 者 的 差 异 ,并 以 实际例子作为佐证,阐明这两个概念的作用是相辅相成的。
  • 虞 琦,倪 娟
    化学教学. 2015, 37(4): 9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德国《今日化学 II》“化学反应速率”专题为例,从知识系统的结构化、素材选取的生活化和实验功能的完整性三个方面阐释德国教材的编写特点及其启示。